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毕业生的择业对策研究
范文

    徐伟 王亿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不断的增加,也带来高等教育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特别是“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为此,教育部提出毕业生就业难在高职,重点也是在高职。本文对解决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择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115-01

    一、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有利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措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列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强调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强调要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要充分认识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做到以下三点:1、积极营造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良好的社会环境;2、加快建设和完善对高职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3、全力做好毕业生各项服务工作。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

    高职教育的职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联系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纽带。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在专业设置方向,既要做到符合社会需要,又要具有本专业特色,这是当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是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时,必须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市场需求制定培养目标,以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将学科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通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将是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三、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现代高职课程体系

    以能力为中心,是现代高职课程的基本理念。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哪些教学环节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培养必要的职业能力服务的。只有将具体的课程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构建,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生人格的基础上,突出学生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四、加强就业指导力度,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

    在就业政策、制度和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大致确定的情况下,高职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求职成功率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有专业实践技能,学生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得格外重要。高职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决定了现代高职课程研究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现代高职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要实现专业对口向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科间渗透和增强适应性转变。课程要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强化高等教育人文气质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不断创造和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实现从重视纯粹课程理论功能向重视课程整体应用功能转变。首先应保证,在教学硬件条件上,必须配备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室,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和相配套的教学实验室,高等职业教育的每个专业都应在校内建立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配套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好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专业图书资料。在企事业或校内建立起较稳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训课、专业技能课提供良好的实际操作训练场所,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采取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视操作性课程,并保证实践教学达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以上,保证教学计划中的实验、实训课的全部开出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有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不片面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突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技术的职业性、技能的岗位性,让学生主体性充分发展,以能力为中心,灵活应对变幻莫测的多元世界,这才是适合高职教育的现代高职课程体系。

    五、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教育与培训

    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等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企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科研机构。

    六、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目前,一些高职毕业生期望值过高,一心想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区和单位就业,不愿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去,造成高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理。面对日趋竞争的社会环境,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就业观念对于毕业生就业来说是相当关键的。所以高职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去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艰苦奋斗、自主创业,并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

    总之,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从高职学生进校到离校,再踏入社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和汗水。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值得继续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社会需求量小、市场饱和专业的学生,则应适当调整就业信息,并依此确定和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值。人往高处走是正常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自己所设定的高度,如果达不到就需要及时调整。另外,高职学生在择业时要考虑自己所学专业和方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状况,并要和现实相结合,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技能、经历等进行客观自我评估,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确立务实、可行的职业方向,不盲目追求高薪职位,也不要仅仅着眼于大中城市,以自己所长择自己所需。同时要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一旦出现理想与现实不符的情况,就业目标难以实现时,就应及时重新定位,使就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21世纪创新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新人,是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新人,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和引导社会变革的新人。这种人才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既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又富有主体人格精神的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统一的、通与专结合的、能在复杂多变的多元社会里正确识别、选择和创新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也是人才的。

    参考文献:

    [1] 赵秀娟.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9).

    [2] 孙天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探析[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 范泽瑛,陈俊松.扩招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责任编辑:纪姿含]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