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促进哈尔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研究
范文

    丁丽 刁菲

    摘要:哈尔滨市发展冷链物流要“抓质量,促精品;抓两头、促中间;抓园区,促合作;抓需求,促完善。”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补齐短板,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1-0053-02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更为关注,同时对冷链物流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哈尔滨市应借助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发挥好龙头作用,建立快捷高效、功能完备、具有专业化水平、国内一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一、哈尔滨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百姓需求,确保产品质量,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升百姓生活品质、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冷藏保鲜食品需求的增加是经发达国家证实的必然趋势,哈尔滨市的冷冻冷藏食品产量也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食品冷藏运输率只有15%左右,而发达国家却达到80%~90%,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得冷链物流业商机无限。

    (二)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创新举措

    发展冷链物流,有利于保证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增加附加值;通过冷链物流减少农产品损耗,调剂农产品错时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跨地区保鲜运输,促进生鲜农产品的区域规模化生产,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发挥全省龙头作用,引领周边区域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分为制冷设备、冷藏运输设备、冷链物流企业和冷链物联网四大子行业,可以带动科技研发、金融、期货、商业地产、装备制造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建设和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可以充分挖掘黑龙江省的生态优势,发挥哈尔滨市的区位优势,汇集省内资源,促进哈尔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巩固和提升哈尔滨市在省内的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必将成为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四)是提升哈尔滨市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加快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生产和技术标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品牌效应,真正实现优质优价;有利于统一质量标准,构建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突破绿色壁垒,提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认知度,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二、哈尔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哈尔滨市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项目建设推进顺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两年哈尔滨市冷链物流发展迅猛,润恒10万吨冷库、雨润10万吨冷库等冷链物流大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松北润恒二期、宾县高泰、尚志康鑫等冷链物流相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央红、乐买、农大等一批国家支持的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冷链物流相关设施、设备得到了完善。一批新的商贸物流项目处在酝酿或前期准备阶段,商贸物流大项目的建设必将推动哈尔滨市仓储、运输、销售等冷链物流环节全面提档升级。

    2.布局日趋合理,冷藏能力大幅度提高。从2012年开始,随着润恒、雨润等大项目的投入运营,哈尔滨市冷库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冷库建设的重心逐渐从主城区向外扩展,松北、双城、宾县、尚志等一些大中型冷库的建设,使哈尔滨市冷库布局更趋合理。

    3.业态功能逐渐完备,从自用型向多功能服务转变。目前城市商圈的冷链系统,除满足自身生产、经营需要外,也逐渐向为社会提供服务方向发展。道外区南极名优城拥有一座万吨级冷库,除供商场内业户租用外,也提供对外出租服务,冷库利用率很高。哈尔滨市在第三方物流应用方面也有所尝试,大庄园肉业与北大荒冷链物流建立了冷链物流合作关系,宾县高泰长期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合作,产品远销欧洲。

    4.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从传统型向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哈尔滨市在冷链物流冷藏、保鲜、包装、节能、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上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建的冷链物流项目,应用的技术正逐渐与国际接轨。润恒、雨润等物流企业采用国际领先的制冷设备和技术,聘请专业的设计施工团队,保证了冷链物流设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黑龙江天顺源等生鲜农产品进出口企业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普遍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哈尔滨大众肉联、双汇等大型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开始应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在储、运、批、零环节逐步实现全程低温恒温控制。高泰食品实现了陆海联运的全程低温控制,质量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范与引导,冷链物流体系不够完善。哈尔滨市的冷链物流业发展目前缺乏整体谋划,冷冻冷藏商品的流通没有形成有机的链条,而是被分割成了数段,生产、运输、储存、批发、销售诸多环节不能形成有效的连接,一些环节明显薄弱或缺失,散乱的商品交易和流通行为充斥着冷冻冷藏商品流通市场,进一步增加了政府协调、监管的难度。

    2.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哈尔滨市冷链物流以自主经营为主,无论是公用型冷链物流企业数量还是储藏能力都很薄弱,缺乏较为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生产和销售企业自用冷库大量存在,不仅加大了企业的一次性投资,建成后的实际利用效率也不高,造成设施资源浪费。

    3.基础设施尚显不足,技术应用相对落后。目前哈尔滨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农产品配送中心等物流关键节点冷藏设施明显不足,多数保鲜冷冻食品仍在常温环境下运输,基础设施与设备的缺乏以及技术手段的落后在某些环节表现得极为突出,这必然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影响冷链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经营管理者思想意识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哈尔滨市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高层对冷链物流知之甚少,落后的意识直接影响到该行业的发展。此外,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建筑、制冷、设备维修、仓储管理、资本运营、信息服务、营养学等多行业的专业人才,在这些方面缺乏训练有素的科技人才及冷链管理人员。

    三、促进哈尔滨市冷链物流业发展构想

    根据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经验,结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产品特点及哈尔滨市区位特点,确定哈尔滨市发展冷链物流发展总体思路是:抓质量,促精品;抓两头、促中间;抓园区,促合作;抓需求,促完善。

    (一)抓质量,促精品

    将相关产品的消费群体定位为中高收入人群,发展高质量的绿色、有机食品,扶植大品牌,从高端食品做起,或许能够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应针对目前国内具有高端消费能力的人群,大力发展高端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大米、牛奶、豆角、浆果、山野菜、黏玉米等特色品种,突出绿色、营养,打造“农业奢侈品”,增加附加值,通过冷链物流与相关产品的有效配合,将哈尔滨市建设成为高端食品生产基地。

    (二)抓两头,促中间

    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是农产品领域的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如能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可以有效带动中间物流环节的完善与发展。哈尔滨市应重点把握这两个环节,通过扶持大基地,拓展大市场,最终引导冷链物流体系整体完善。一是要抓好“田间地头”。蔬菜水果新鲜度下降,是从收获的瞬间开始的,特别是一些浆果在数小时后就可变质。因此,要保证产品品质必须从源头抓起,最重要的是做好农产品的预冷。二是要将目光盯住外头。将哈尔滨市打造成为全省农产品集散中心,利用期货、电子交易平台等手段提高农产品集聚与辐射能力;农产品的销售目标要盯住国内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冷链产品要以外售、出口为导向,发展跨境水陆空冷链物流,将哈尔滨市打造成为辐射东北亚经济圈的国际冷链物流中心。

    (三)抓园区,促合作

    应依托农业产业园、哈牡绥东对俄经贸加工区以及各大农产品采购中心发展建设食品加工园区,尽可能地集中食品加工企业,并依托现有的各物流园区,重新布局发展冷链物流园区。通过吸引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专业优势、服务水平、成本控制能力,为周边园区客户提供冷链物流外包服务。加强园区间合作,打造统一的物流网络,变分散为集中,实现互融、互通,提升冷链物流的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四)抓需求,促完善

    冷链物流是高端的服务型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直接相关,与当地的重点产业、城市需求、外贸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此,在规划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只有加强针对性,才能更具可操作性;只有抓住市场需求,才能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具有多元服务功能的冷链系统。

    四、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一)统筹规划哈尔滨市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国家对冷链物流发展十分重视,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黑龙江省也把物流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2012年1月出台了《黑龙江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农产品产业特点,正在研究制定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将对全省冷链物流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哈尔滨市应当借助省和国家大力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有利时机,借助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等政策机遇,尽快制定哈尔滨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并与物流发展规划、食品产业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等上下游规划有效对接,总体谋划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二)补齐短板,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一是要补齐设施短板。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二是补齐技术短板。针对哈尔滨市实际,加快果蔬窖藏等实用技术的深度研发与推广。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新工艺新技术、新型高效节能的大容量冷却冷冻机械、移动式冷却装置等公用技术设备。三是补齐人才短板。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请进人才、取经学习,推动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引导本地高等院校积极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

    (三)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鼓励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结合哈尔滨市肉菜追溯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区域性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推广应用条型码、二维码、RFID等物联网创新技术,建立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要尽快完善哈尔滨市物流协会的组织架构和服务功能,鼓励在各市(县)建立分会,完善规划、引导、统计、协调、信息传递等功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参谋作用,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要依托行业协会和物流专家,制定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操作规范,逐步发展涵盖全市、辐射全省、对接全国的物流信息平台,普及推广先进冷链技术。

    [责任编辑:谭志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