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悲回风
释义

悲回风bēi huí fēng

《楚辞》篇名。为《九章》第九篇。旧以为屈原所作,宋代以来学者多疑之。现代学者认为系宋玉作。《悲回风》末尾说:“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末两句承接“悲申徒之抗迹”一句,就申徒狄的谏君不听,投水而死言之。王逸以来学者因此以本篇为屈原所作,以此两句为屈原临死之自述。然而,从各方面来看,《悲回风》实与宋玉之《九辩》相近: 首先,它们都表现出一个受到打击、排挤而离开朝廷的文人或下级官吏的经历与思想。《九辩》云“去故而就新”,“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羁旅而无友生”,“去乡离家兮徕远客”;《悲回风》云“超惘惘而遂行”,“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等,基本一致。其次,反映了同样的政治环境。《九辩》云“世雷同而炫耀兮,何毁誉之昧昧”,“纷忳忳之愿忠兮,妒被离而鄣之”;《悲回风》云“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都反映了结党营私、颠倒黑白、虚伪欺诈的黑暗社会现实,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态度也从中可以看出。再次,都表现了极大的个人哀愁。《九辩》云“中憯恻之凄怆兮,长太息而增欷”,“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独悲愁之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悲回风》云“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第四,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隐居以自保的思想。《九辩》云“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按: 云为地名,亦作云邑)”;《悲回风》云“蛟龙隐其文章”,“独隐伏而思虑”。第五,都表现出对于个人品质、情怀的自重自赏。《九辩》云“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私自怜兮何及,心怦怦兮谅直”;《悲回风》云“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木以自处”,“照彭咸之所闻”。第六,都表现了同世俗决绝而不与坏人同流合污的态度。《九辩》云“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喂而妄食”,“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食不偷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悲回风》云“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常态也”。第七,都表现了惜时叹老的情绪。《九辩》云“时亹亹而过中兮”,“岁忽忽其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悲回风》云“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第八,《九辩》中提到的人物如尧、舜、宁戚、申包胥、齐桓公、伯乐等历史人物,类型化人物如贫士、美人、诗人,思想范畴如“思”、“谅直”、“德”、“耿介”、“志”、“忠”、“美”、“武”、“性”、“诵”等,也同《悲回风》大体属同一思想体系。除此之外,两篇所表现的作者心理亦有共同特征。第一,是对自然现象变化的敏感和观察的细致。可以说,这完全是一个很注重自然变化的诗人的眼光、感受与情怀。第二,两篇都写到漫漫长夜,不能入眠。《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印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这自然不仅同作诗赋当时的境况有关,也同作者的整个遭遇有关。第三,都反映出对诗赋创作的痴心。《九辩》云:“窃慕诗人之遗风兮”,“自压按而学诵”;《悲回风》云:“窃赋诗之所明”。第四,这两篇有些句子相近,反映了同一个作者铸词造句的习惯,应是其知识与行文习惯的潜意识反映。如《九辩》:“虽重介之何益”,《悲回风》“重任石之何益”,两句的意思和语言环境不同,不属于模仿的范围,显然是同一作者语言特征的反映。第五,《九辩》中“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扬”,也正是《悲回风》全篇意象的概括表现。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