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拥挤度的哈尔滨公交线路优化
范文

    张文会 李菊 汪国鹏 田昆 于晓婷

    

    

    

    摘要:现以哈尔滨市中心为例的多条拥挤的公交线路为优化目标,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比较各条线路的拥挤度及走向,调整拥挤度过大和拥挤度较小的公交线路的走向,以实现线路拥挤度平均的基本要求,达到缓解线路拥挤,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度的目的。现根据公交拥挤度数据调查,主要对公交拥挤度的界定;公交拥挤度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根据数据进行线路优化;具体公交拥挤度优化方案等进行了数据分析。

    关键词:公交拥挤度;线路优化;数据调查

    中图分类号:U491.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7-0121-03

    Optimization of bus congestion in Harbin based on congestion

    Zhang Wenhui,Li ju,Wang Guopeng,Tian kun,Yu xiaoting

    (School of traffic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Harbin city center as an example of multiple crowded bus lines as the optimization goal, through on-site study to collect data, compare the crowded degree and trend of each bus line,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the bus lines with large overcrowding and small overcrowding degree, so as to achieve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average overcrowding degree of the bus lines, alleviate the overcrowding of the bus lines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passengers. In the specific research,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gestion degree of bus routes through the concept of bus load rate, integrated data and draws the route directions, and then optimizes the bus routes.

    Key words:bus congestion; route optimization; data survey

    国家确立“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来,各城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了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线网密度不断加大、科技进步成效明显、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哈尔滨市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公交都市,五年新增公交线路71条,其中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覆盖公交线路约218条,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车内拥挤、候车时间长、行车速度慢”成为公交“三忧”。现基于公交拥挤度的数据调查,对拥挤度过高的线路进行调整优化,为今后哈尔滨的新公交线路的规划及老公交线路的调整提供基础数据。

    一、 公交拥挤度数据调查

    (一)一般原理

    按照《公交都市考核评价体系》,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拥挤度如下。

    ■×100%

    其中,哈尔滨市目前的营运公交车的额定载客量通常为79人、81人和83人,取80人为平均值。早晚高峰时段的乘客数由调查人员进行实际数据调查。

    (二)实际调查数据

    以哈尔滨市中心(北新街—南直路—公滨路—三合路—三大动力路—和兴路—安康路—友谊路所围中心区域)为例,选取经过此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公交线路,运用跟车调查的方法,在高峰时段进行实际车辆乘客数据调查,如表1所示。

    二、数据分析

    (一)公交拥挤度的界定

    为界定公交拥挤度对乘客的实际乘坐舒适度造成的不同影响,在调查拥挤度的过程中,调查人员在达到乘客数高峰及附近的站点,对车上的人员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乘客基于被调查当时的车上人数及所处状态(站立或有座位)所获得的舒适度。分为不拥挤、较拥挤、拥挤和十分拥挤四种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2所示。

    根据调查数据,现选取大多数乘客的舒适度作为基准,将公交拥挤度划分为四个程度。0~45%为不拥挤,乘客舒適度最高。45%~58%为较拥挤,乘客舒适度一般,但能接受。58%~70%为拥挤,乘客舒适度较差,有选择其他交通方式的倾向。70%以上为十分拥挤,乘客舒适度最低,线路急需调整优化。

    (二)公交拥挤度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

    由调查数据表1可知,共有五条线路的公交拥挤度给乘客的舒适度为十分拥挤。其中公交拥挤度最大的是64路,公交拥挤度在西大桥站点达到90%。其次为120路,公交拥挤度在公司街站点达到85%。其余公交线路分别在大新鞋城站点、黑龙江大学站点、秋林公司站点和哈师大(南学区)站点达到乘客数高峰。

    在观察各条线路的公交拥挤度最高的站点时可以发现,上述的站点全部都分布在地铁1号线沿线周围。且在被调查的全部42条公交线路中,有17条公交线路的乘客数量高峰站点在地铁1号线周围。

    由地图可知,地铁1号线沿线周围多是学校、商场、酒店及公园等人员活动密集区域,乘客的交通需求量大的同时,乘客的出行方向选择也很多。但目前哈尔滨市已经开通在运营的地铁线路只有一条地铁1号线,其方向的单一性完全不能满足乘客对于交通的需要,不能达到乘客从始发地到目的地的期望,而公交线路的衔接正好可以满足地铁线路在这一方面的空缺。尽管公交车的及时性和舒适性都远远不如地铁,但大多数的乘客依然愿意选择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便是在地铁站附近,依然达到了各线路的较高的公交拥挤度。

    (三)根据数据进行线路优化

    经过初步的数据对比分析后,对于公交拥挤度急需优化的六条公交线路中,为确保理论线路优化的可行性,现首先选取公交拥挤度最高的两条线路,64路和120路进行公交线路优化。

    通过对比各条线路的走向及公交拥挤度后发现,在公交拥挤度较低的11条线路中,75路、16路和96路的公交线路走向,与在64路需要进行优化的公交线段的走向基本相似。71路、101路和90路的公交线路走向,与在120路需要进行优化的公交线路段的走向基本相似。进一步对各条线路制定具体优化线路方案时发现,由于75路、16路、71路和101路的原有公交线路,在64路和120路需要优化的公交线路段的站点乘客需求量相对较高,不适合进行线路的调整或更改。而96路和90公交车全线的乘客数在12人以下,乘客的需求量很小,且拥挤度最大的站点距离64路和120路需优化的路段很远,所以调整线路后对于其原有的乘客基本不会造成影响。

    筛选后,64路公交拥挤度优化可以由96路公交线路完成,120路公交线路的优化可以由90路公交线路完成。

    (四)具体公交拥挤度优化方案

    1.对于64路公交拥挤度的优化

    64路公交线路(南新二十道街—汇龙·北纬45°),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道里七道街)站点的乘客数量迅速增加,在西大桥站点达到最多。所以确定64路的公交线路优化段为道里七道街站点到西大桥站点。

    根据实际线路的走向及位置,调整96路公交车(哈站临时上客站—哈西客站东广场)的起始站“哈站临时上客站”,至道里七道街站点。其初始的公交线路站点为,哈站临时上客站—哈站—铁路街(上方街路口)—铁路街(满洲里街路口)—铁路街(桥北街路口)。调整后的线路站点为,道里七道街—哈一百—儿童电影院—哈站临时上客站—哈站—铁路街(上方街路口)—铁路街(满洲里街路口)—西大桥—铁路街(桥北街路口)。

    此条线路更改是在原96路公交线路的基础上,线路的基本走向不变,增加道里七道街站点、哈一百站点、儿童电影院站点和西大桥站点,在不影响原始线路乘客的基本要求外,平衡64路公交线路过高的公交拥挤度。

    2.对于120路公交拥挤度的优化

    120路公交线路(哈西客站东广场—绿荫小区),从科大小区(东门)站点开始,乘客数量慢慢增加,并在公司街站点乘客数量激增,达到最大的拥挤度,而在省博览中心站点,乘客数量骤减,由此确定120路公交线路需优化的路段为公司街站点到省博览中心站点。

    根据实际线路的走向及位置,调整90路公交线路(北棵街-海富康城小区)。其初始线路站点为,文库街—复华小区—西大桥。调整后的线路站點为,文库街—文君花园小区—复华小区(繁荣街)—公司街—省博览中心—西大桥。此条线路更改也是在原90路公交线路的基本走向不变的情况下,绕路到需要进行优化的线路方向,至红军街与西大直街交口返回,增加了文君花园小区站点、公司街站点及省博览中心站点,对120路公交线路的公交拥挤度进行平衡。虽然线路的长度较原来有一定的增长,但整体的线路长度变化不大,对乘客乘坐的体验不会有太大影响,且能满足乘客的目的站点需求。

    三、结语

    现基于标准的公交拥挤度调查方法及实际测量数据,对哈尔滨市中心地区的公交拥挤度进行了有目的的数据调查,对计算所得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并在地图上绘制各线路的走向,对需要调整的线路进行单独提取,考虑到原始线路的乘客乘坐要求,对线路进行更改,得到调整后的线路,优化了公交拥挤度,为今后城市线路规划及优化提供了数据。优化后的线路是否合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国成.基于公交乘客流构成划分的公交线路拟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2] 宋一凡,高自友.拥挤条件下的公交平衡配流[J].中国公路学报,1999(4):91-95+97-98.

    [3] 王 波.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客流拥挤与居民通勤关系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7):75-78.

    [4] 袁长伟,吴群琪,袁华智,冯忠祥.考虑轨道交通作用效应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4(8):119-125.

    [5] 张晓亮.城市公交站点优化与高峰时段公交客流分配模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责任编辑:王功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