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特色小镇模式驱动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范文 | 职超 摘 要: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园区的数量日渐增多,如何促进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如何促进科技园区与当地经济更好的结合,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特色小镇作为促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已经在国内外一些城市得到了应用。为此,本文就以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来探讨特色小镇模式如何促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特色小镇如何与科技园区之间建立共生关系,以及如何在该种共生关系中,确立自己的特殊位置,从而通过共生介质和共生界面优化实现互利共生。 关键词: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8.021 0 引言 当今世界的竞争形势不仅是经济方面的竞争,更是科技方面的竞争,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促进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依靠传统的单一经济模式来发展经济,或者单一科技模式来发展科技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发展来看,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以欧美和日本为主要代表的发达国家科技园区已经向更具综合性、开放性、系统性的城市科技园区转变。开创了以城市为主导,以经济为本质,以科技为后盾,促进城市向“生产与人文”方向发展。为此,本文就从特色小镇的模式下,来探讨如何促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 科技园区在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1 在稳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科技园区从最开始的形成萌芽阶段,到如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从最开始的招商投资,产业集聚的过程到如今可以实现自主创新发展,可以独当一面,科技园区的发展已经跟上了我国时代的发展步伐,是我国特色自主创业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效的实现了在稳定中实现增长,例如,在2019年,全国169家高新区共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上缴税费1.9万亿元,占税收收入的11.8%;出口总额4.1万亿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1.6%。 1.2 成为我国推动“双创”的核心载体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大,我国的科技园区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批重要的创新高地,例如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北京的中关村、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南山科技园、杭州西湖科技园、上海张江等。同时也正是由于科技园区力量的推动,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例如华为、阿里巴巴、联想、大疆等科技创新型企业。 1.3 成为实现产业聚集,产业链融合的重要力量 也正是由于科技园区的带动和发展,促进当地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例如以杭州为代表的阿里巴巴企业,和以深圳为代表的华为企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2 科技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2.1 从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来看 科技园区是集中科学技术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于一体的概念模型,科技园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促进自身的创新能力,更需要促进园区与城市经济的融合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区域的创新发展。一方面,科技园区承接着国家以及当地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和实践者。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科技水平,可以培育新型的科技创新优势和创新产能,为当地区域的企业发展、大学建设和科研机构提供新型的创新环境。另一方面,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驱动功能,是一座城市“智慧”发展和新型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场所。同时,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实现新型产业与原有急需转型产业的对接,既承载着城市新型力量的成长,又促进了传统功能的发挥,是交汇新旧产业和促进新型产业的重要区域。 2.2 从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来看 科技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科学技术实现创新、区级综合实力提升与社会技术创新共同发展的结果。而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也促进了三者的协调互动。首先,实现了社会技术发展与科技园区科技发展之间的协调互动。科技园区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提升,更加促进了产业集聚,产业升级转型的发展,为此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社会科技的发展。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科学技术之间的协同与优化。科技园区总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将区域经济与社会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它促进了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了城市就业,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实现城市自身的升级优化。最后,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更好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实力、社会科学技术的提升,促进了三者的融合发展。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矛盾、科技要素聚集与流动之间的要素、产业升级和普通民众就业之间的矛盾等。而该些矛盾会伴随着科技园区高質量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产业分工更加的细致,以往的产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优化,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了社会矛盾,实现了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 3 特色小镇驱动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3.1 特色小镇的内涵 我国的众多学者都对特色小镇进行了概念区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结合最近几年的文献研究可以发现,特色小镇即为:它是一个产业发展,空间聚集的结合体,在小镇中,产业的发展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空间结构随着发展形式的深入,会更加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伴随着空间结构的完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特色小镇逐渐形成规模。 3.2 特色小镇的特征 (1)综合性:特色小镇具有综合性的功能,它集中了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于一体多的发展模式,很好的解决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发展。 (2)集聚效应:特色小镇虽然有多种功能,但是它并非是单一产业发展,而是实现多种创新要素的集聚与创新,最终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新型产业的集聚等多种效应。 3.3 特色小镇驱动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共生逻辑 3.3.1 生产关系——参与主体互动方面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促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会引入优质的资源要素,而优质资源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扩充科技园区已有的空间效应。为此,特色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参与主体,并且去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具体而言,要充分的搭建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各个主体在交流平台、活动空间以及文化氛围等多个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此外更要积极的引入众创空间,产业孵化园等中间机构的参与,充分调动社会中的创新力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将科技园区的打造成为以科技驱动为主,以尖端力量为辅、以创新力量为支撑、以生态发展为根本的创新型科技园区。 3.3.2 共生过程——影响力方面 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共生过程。例如,最为明显的设施就是,通过引入一些商业服务、医疗资源、休闲娱乐项目、便利的交通等基本措施,为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以上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加有利于科技园区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空间和产业之间的衔接。其次,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人才的吸引和管理,为此,集聚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为了促进产业与科技之间的衔接,特色小镇往往会优先建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基本措施建设,探索新型科技智慧式城市生活,从而从整体上促进了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为整个城市功能的集聚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 3.3.3 共生过程——竞争力方面 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为通过构建新型产业,为当地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和,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例如,在杭州通过建设人工智能小镇来推进新型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未来可以更好的参与全球性科技竞争。其次,特色小镇更加注重“会议模式”,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会议,座谈等对于一些产业科技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未来成果进行考虑。一般一些会议的举行都是全球性的,参会人数也较多,而且參与人员都是该领域中的尖端人才。小镇模式的构建,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凝聚优势力量发展科技,为企业参与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 特色小镇模式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 4.1 推动科技园区特色小镇向尖端型科技生态示范区发展 在特色小镇的模式引领下,未来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向创新型、尖端型技术领域发展。首先,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向科技园区提供科技创新性的主体,该主体可以是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创新型企业。只有该类主体的引进次才可以为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创新源泉。其次,要充分的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此,在未来需要打破不同要素之间的壁垒,冲破“玻璃门”现象,充分的促进不同要素之间的流动,积极推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交流互动。同时,更好保障劳动力、土地、信息等多个基本方面的保障,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发展,更好的促进不同要素之间的竞争发展。还有,要积极的推动科技力量的创新发展,一项科技的新发明,或者是一项产业的升级转型离不开创新力量,更离不开社会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科技园区要充分的转型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积极的与国际尖端科技相接轨,与新型科技的发展奠定力量。最后,要积极的转变以往的科技创新方式,制定明确的科技技术发展战略与规划,实现科技产业的分化,实现不同科技资源和科技优势的优化布局,积极的将科技园区的科技力量与区域的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布、社会营造的建设发展相联系。 4.2 推动科技园区特色小镇运营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和科技发展的丰富化,未来科技园区特色小镇应该积极的转变发展模式,从以往的只重视产业的发展向重视科技、产业、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的综合发展转变。具体而言,首先,在战略规划方面,科技园区特色小镇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与园区产业经济和整个城镇化的发展相衔接。尤其是在科技园区特色小镇的数量规模上、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定位上、产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上等都应该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融合,不可实现“单干单挑”,只有与当地经济实现了充分的融合,才可以实现长远化的发展,才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等多个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其次,科技园区特色小镇的发展应该注重与当地的文化相联系,探索“独一无二”的自我发展模式。例如,一些小镇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积极的去探索自身的乡土特色,自身的文化力量,在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过程中,更加发挥了当地的各项优势。 4.3 推动科技园区特色小镇向知识网络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园区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重视区域经济的整体推动,更加需要重视知识网络、新商业模式等社会关系网络的开发和利用,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去解决科技园区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社会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等。而向知识网络方向发展在国外已经有很多的例子,例如以“风险投资裂变式”的美国硅谷园区,以国际化发展为主要方向的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区,以政府主导和开发为主要特色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在我国的各种特色科技园区中,也都是积极的去开拓关系网,从而来解决遇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5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在创新基础上的经济科技发展,才可以取得更加长远化发展,而特色小镇作为驱动科技园区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实现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利用特色小镇的优势来实现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才可以使得科技园区的发展更加贴合当时经济与社会。为此,特色小镇驱动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中,需要推动科技园区向尖端型科技生态示范区发展,向社会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向知识网络方向发展,推动科技园区特色小镇运营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婷婷.基于产业园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实践——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22-23+26. [2]郭峰,徐薇,余志平,等.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技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07):1458-1461. [3]石赠荣.初探创新理念下科技园区空间布局优化——以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6):76-77+80. [4]周倜.基于5G智慧灯杆的智慧科技园区新应用——徐州沛县科技创业园智慧园区智慧灯杆项目[J].照明工程学报,2020,31(03):9-10. [5]常向阳,车晶晶,白宗丽,等.江苏草莓特色小镇运营模式分析——以南京溧水洪蓝镇和徐州铜山新区街道为例[J].中国蔬菜,2020,(06):6-10. [6]刘春辉,张婉月,陆红娟,等.苏南自创区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讨[J].现代商业,2020,(14):95-98. [7]张飞,平英华,严雪凤,等.农业园区科技支撑体系构建探讨——以南京白马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09):263-266+271. [8]赵一奇,郑捷,任鑫森,等.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上海烟草集团浦东科技创新园区项目中的应用分析[J].上海节能,2020,(04):356-359. [9]史竹琴,朱先奇,苏妮娜,等.科技型产业园区低碳转型的动态演化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软科学,2020,34(06):64-71. [10]孙玲,毛峥.产业园区回归本质科技赋能智慧园区——北京经开关于产业园区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科技产业,2020,(03):25-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