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新庄孜厂精煤组成优化调整 |
范文 | 邵波 王伟 摘 要:新庄孜选煤厂通过生产过程跟踪计算精煤各组成产品比例,依据原煤可选性曲线,优化调整精煤各产品灰分、组成,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精煤产率,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精煤各组成产品比例;可选性曲线;灰分;精煤产率;效益 1 概述 新庄孜选煤厂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炼焦煤选煤厂,入洗新庄孜矿原煤。2011年进行技术改造,技改后采用三产品重介+煤泥重介+浮选+尾煤压滤联合工艺流程,年处理能力为450万吨。采用型号为3GDMC1400/1000AI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由重介精煤和粗精煤及浮选精煤三部分组成,洗选10级精煤,精煤灰分控制在9.65—10.0%。 2 精煤系统简介 新庄孜厂精煤系统采用三产品重介+煤泥重介+浮选工艺,浮选采用两段浮选工艺。一段旋流器的精煤混合液经弧形筛、直线振动筛脱泥脱介,筛上产品脱水后成为重介精煤;筛下物料经磁选机脱介后作为浮选机来料,经一次浮选粗选、二次浮选精选后粗精经加压过滤机脱水成为浮选精煤;弧形筛分流作为煤泥重介来料,磁选机合格介质分流调整煤泥重介分选密度,煤泥重介溢流经双层弧形筛筛分脱泥后脱水成为粗精煤产品。 3 存在问题 新庄孜选煤厂入洗新庄孜矿原煤,进入2017年以来,因矿井槽别原煤变化、-1.4内灰升高,0.1含量增高,原煤极难选。重介指标按以往操作控制,出现精煤产率降低、大幅亏损;同时浮选精煤比例上升,精煤细粒级组成大幅增加,导致精煤质量超灰;为保证精煤质量,压低重介灰分,精煤产率进一步降低。浮选精煤比例高达40%,平均灰分将近11%;在压力重介灰分下(平均9.3%),还是出现外销精煤产品质量波动,出现多批次超灰,合格率急剧下降。 4 改进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原煤煤质资料,针对目前矿井槽别原煤特点,跟踪计算精煤各产品比例,依据月综合原煤可选性曲线和浮选分选,树立降低浮选灰分、调控重介灰分原则,从细节着手适时微调重介精煤、浮选精煤灰分,从而保证精煤产品质量稳定,精煤产率、效益最大化。以1月份为例: 4.1 月综合可选性曲线 从可选性曲线中可以看出,在精煤灰分9.9%时读出±0.1含量64.8%,原煤极难选;浮物曲线陡峭,精煤產率随灰分升降幅度变化,精煤灰分升降1%,精煤产率升降7.8%。 4.2 各产品比例及灰分调整对应产率变化 依据1月份生产情况中累计精煤销灰、浮选加压排料情况,计算推导出精煤各产品比例具体为:重介:粗精煤:浮选=54.40:15.60:30 实际生产过程中受浮选入料和操作限制,控制浮选灰分只能在10—10.5%(很难低于10%,特殊煤质、入料灰分超低情况除外),依据月综合中浮选入料、尾矿灰分,默认尾矿不变下计算出浮选灰分从10.9%降低至10.5%,浮选抽出率降低0.8%,折合原煤0.24%;而依据各产品比例,默认粗精煤灰分基本不变下,计算出浮选灰分降低0.4%,相同精煤灰分下重介精煤灰分可提高0.22%,从可选性读出预测可提升精煤产率为7.8*0.22=1.72%。 5 取得效果 通过从细节着手适时压低浮选精煤灰分、微调重介灰分,在累计销灰稳定下,精煤质量趋于稳定,超灰批次减少,精煤产率提升。调整前后生产情况对比如下表: 2、同口径对比是将原煤灰分计算至1月份相同基准;灰分与产率对应关系按经验公式,灰分升降1%,产率减增1.14%。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降低浮选灰分后,适时提高重介灰分,同口径精煤产率上升2.51%,精煤超灰批次数减少。 6 结语 精煤组成优化调整,适用于极难选、精煤产率随灰分变化幅度大原煤,同时与各产品比例存在对应关联;在具体应用中要依据原煤试验数据,不同煤质不同对待,且浮选入料、比例变化时要具体计算并调整。在优化调整的同时,强化浮选精煤操作,确保浮选尾矿灰分,有利保证浮选精煤抽出率,提高精煤产率。 参考文献: [1]孙靖彪,孙忠仁.改造精煤脱泥工艺流程提高精煤产率[J].煤炭技术,2005(04). [2]李长春,周伟.保证精煤质量 提高精煤产率[J].煤炭技术,2009(03). [3]王建华.改造精煤脱泥工艺流程提高精煤产率[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4]李学武.基于精煤最大产率原则的工艺管理优化与实践[J].中国煤炭,2013(12). [5]刘伟利.浅谈精煤最高产率原则[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 作者简介:邵波(1990-),2013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毕业后进入淮南矿业集团选煤分公司工作,2013-2016年在新庄孜选煤厂工作,2016至今在选煤分公司经营管理部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