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路径 |
范文 | 蒋晓蓉 摘 要:涉外护理专业人才模式应该结合人才培养目的,采取创新路径和方法。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更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让他们在工作岗位更好发挥自己的才智。 关键词: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随着对外交流日益紧密,涉外医疗市场进一步扩大,培养高素质涉外护理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的。而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他们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首先就得采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文章分析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就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路径提出对策,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1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应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短缺和国内护理专业人才接近饱和的就业趋势,以就业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涉外护理岗位能力,让他们毕业后从事涉外护理工作为目标。同时面向涉外医院、医疗机构培养具有护理专业水平、英语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强、专业实践技能强的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国内医疗机构,或者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后在国外医疗机构从事涉外护理工作。 2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路径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工作需要,今后应该采取以下培养模式和创新路径。 (一)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根据就业岗位和护理专业技术要求,参照涉外护理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置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不仅掌握涉外护理基本技能,还能提高实践技能,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 (1)公共基础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质,主要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数学等。职业能力课以培养学生涉外护理职业技能为目标,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护用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及基础护理、内外科护理、母婴儿童护理等专业技术课。涉外护理拓展模块包括护理英语、多元文化与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过英语角、英语话剧、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加学生英语交流机会,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理论教学课。根据专业和职业要求设置课程内容,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参考,坚持实用原则,专业基础课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护用药理学,护理专业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中外护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强调培养学生的护理诊断能力,提高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重视英语教学,始终将其作为一门工具开展教学,适当增加英语授课的课时,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主干课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丰富学生涉外护理专业词汇,增强其资料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加社区护理、人文护理、心理和精神保健、人际沟通与护理等人文课程比例,开设跨文化交际讲座、多元文化与护理等课程,提高涉外护理人才综合技能,更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 (3)常用护理操作技能。以常用护理技术课程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临床护理能力,课程设置包括内外科护理、母婴儿童护理等。护理综合实验模块通过收集临床典型案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借助英语或双语模拟临床情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合起来,以双语为媒介,开展护理实践教学。校内护理实训基地模拟临床真实情景,再现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加深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理解,让教学和临床无缝对接,逐渐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增加见习后实训和实习的集中培训,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尽快投入临床实践工作,提高实习实训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严格选拔教师队伍,护理专业任课老师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要求达到大学英语六级。利用举办专题讲座、国外学者来访和交流的机会,与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促进任课老师更新观念,开阔任课老师视野。加强对任课老师英语口语培训,了解国外临床护理、护理文化、护理制度等内容,促进任课老师综合素质提高。 (三)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采用渐进式教学模式,将医学基础、护理专业知识、英语、人文社科知识等相互融合,护理主干课程以双语为媒介,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再现临床实践场景,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主体。注重双语教学模式应用,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 (四)教学效果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模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课堂出勤、课堂活动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通常占30%比例,期末成绩占70%比例,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还要注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和护理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为提高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中要采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而培养更多优秀、合格的涉外护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意志.创新型学校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当代医药, 2013(31), 128-130. [2]潘正群,汪洪.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2), 232-233. [3]伍小飞.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5),417-4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