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文献综述 |
范文 | 高学永 摘要:近年来,中央银行关于稳定币值这项职能,国内外学者已经从纵向和横向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对于金融稳定这项职能的分析还不够全面;鉴于中央银行在金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如何行使好稳定币值和金融稳定两项职能的关系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金融稳定的文献,分析金融稳定概念的内涵、明确中央银行的职责定位以及研究如何通过各种金融工具之间的良好配合去维护金融的稳定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贫富差距的加大,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早在2005年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就提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维护金融的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央银行一直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天然职责,并且近些年来,不断得到加强;随着中国金融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的稳定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必须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职责,提高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为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央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界定及定位研究 (一)关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界定 我国中央银行在2005年对金融稳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金融稳定是一种状态,整个金融体系健康良好运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能够在业务操作、风险控制、资源调配等各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当受到意外冲击时,金融体系能照常运行,及时解决问题。石乐(2010)认为,金融机构的稳定性是可以进行测度的,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因此,金融监管机构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检测体系,能够准确衡量出金融机构的稳定程度,从而对检测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安全。我国银行业基于实际情况实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以及防范道德风险,同时能减少问题银行对健康银行的不利影响,对国家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维护金融稳定是我国中央银行一项重要的职能和责任。 (二)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目标定位的研究 关于金融稳定的特征方面,秦菊香(2005)认为金融稳定是个宏观的概念,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承担着“最后贷款人”以及支付清算的功能,应以维护整个大的宏观经济体系为目标,而不只是维护个别金融机构的稳定;金融稳定具有动态性,金融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为应对各种金融风险,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必须要改变,并与金融形势相适应;金融稳定具有效益性,基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金融稳定,能够形成健康、竞争力强的金融体系;金融稳定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维持金融稳定的手段上,当金融出现不稳定时,政府机构、中央银行等各部门都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出现的问题,情况严重时,甚至要加强配合,维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关于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方面,唐亮,许文标(2009)提出我国当前金融稳定框架考虑不足,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时,应该考虑到金融稳定的协调性问题,还要兼顾短期与长期的金融稳定目标。王信、谭思仪(2014)认为金融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宏观审慎或系统性特征,国家应该明确赋予央行对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范围,或安排中央银行实行宏观审慎制度,一旦央行这一职责显性化,世界各国央行对金融稳定的问题会更加重视,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也会进一步加强。 二、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工具的研究 当前各国央行维护本国金融稳定主要从预防内在风险、微观检查以及宏观审慎管理三个角度出发。张启阳(2004)认为应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并进行金融体制创新与改革,维护金融稳定。黄霞(2005)提出为维护金融稳定,宏观上,要明确支付三大目标,构建三大支柱,最后营造三大环境:金融环境要和谐、经济环境要协调运行、技术环境要高效。尹优平(2005)认为金融基础工作是前提,因此,要更好的运用经济政策方式,加快完善支付系统的建设、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支付系统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强化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能力。杜若榕、曾国亚(2011)认为在实现价格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前提下,央行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操作政策。当国家面临通货膨胀问题时,针对通货膨脹的程度采取相应的金融稳定策略,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市场也不会有太大波动,实现两者的协调。杜佳琳(2011)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对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能力,通过从宏微观两方面分别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将价格稳定纳入金融稳定中,综合考虑金融稳定的作用。钱谱丰(2011)认为中央银行作为金融宏观调控部门,在发挥利率等传统工具作用的同时,亟需丰富和补充新的工具,将资本金、杠杆率和流动性等传统微观工具的使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微观监管指标的宏观作用。罗冠男(2013)提出从法律的角度来界定金融稳定,并且给予中央银行更大的自主权,使中央银行能够充分发挥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三、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 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会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有正负两方面,有学者关注货币稳定对金融稳定的正面影响。郜丽敏(2005)认为货币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前提,货币的稳定影响着金融的稳定,但适当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金融体系的运行,严重的通货膨胀会破坏金融稳定。因此,中央银行要基于经济的实际情况,对经济的波动做出合理的反应。常建(2015)提出要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的稳定的方式对金融稳定的实现具有强大的促进功能。Vinals & Fe-ichter(2010)认为,宏观审慎管理的相关规则与调整能够更好的维护金融稳定,而中央银行实施科学的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效果相对较差。因为相关规则调动了市场人员的积极性,减轻了金融机构的压力。但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也会出现不稳定性的现象。葛奇(2016)认为央行要根据金融稳定风险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到底采用宏观审慎政策还是利率政策,并且认为宏观审慎政策要优于货币政策。 Houben(2004)也认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在某些方面的作用是重合的。何林峰(2007)在研究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金融稳定时,将这种作用总结为:如果采用不恰当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剧烈波动,会带来真实财富的重新清理,使危机雪上加霜;如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压低通货膨胀率,甚至导致负的通胀率,带来利润的损失,严重的会直接引起银行破产;短期名义利率的剧烈振动,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使大量银行出现经营业绩的下滑,过度的货币政策会给原本就紧缩信贷的银行业带来更加恶劣的冲击。即对通货膨胀作出实时利率调整能实现金融的长期稳定。通过实证看出货币稳定在长期与金融稳定具有一致性。 关于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研究,Bergman 和 Hansen(2002)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瑞典20世纪90 年代银行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依据数据分析,得出价格的变动对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影响最大,并且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短期内,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可能不一致;但长期内,他们具有一致性。这种结论还不成熟,但是对央行的政策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四、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研究 (一)构建央行牵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监管部门主要有保险、银行及证券等机构,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及协调机制,阻碍着央行更好的行使稳定金融的职能。秦菊香(2005)提出中央银行要具备一定的协调权利和能力,要建立一个各部门能够相互沟通联系,借鉴管理经验,共同处理问题的协调机制,来更有效更合理的维护金融稳定。程亚男(2012)提出为防止“一行三会”由于级别相同互不买账产生的摩擦成本,应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率先实行对金融稳定具有协调作用的机制,并从法律层面明确央行与“三会”工作的配合。明确要求三大专门监管机构必须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统一格式的监管数据统计和报表。贾蕤槄(2010)认为央行应协调好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稳定职能的关系。张文亮(2013)提出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期有效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包括制定货币政策、降低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稳定的维护,央行的职责发挥的作用需要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部分的有效配合。 (二)在央行信息收集机制下与他国的政策协调 张先青(2010)认为中央银行应建立信息收集机制来维护金融稳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金融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经济的波动很快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因此,在维护金融稳定时,要加强合作交流,尤其是信息共享的问题。中央银行要注重与其他国家经济的协调。 五、结论 通过对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文献梳理,界定金融稳定的定义以及它的特征, 认为 金融稳定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要结合最新的国际金融趋势考虑金融稳定问题;央行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在金融不稳定的时候,既迅速又准确的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建立良好的協调机制,为更好地制定货币政策解决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矛盾;宏观审慎工具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必须要与货币政策形成良好配合。 因此认为央行要更好地发挥稳定金融的作用,必须要加强银行体制的改革,并且要把央行基础性的工作做到最好;中央银行联合其他部门维护金融稳定职能,应从法律高度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最广泛的金融信息获取权,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积极开展金融稳定国际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金融稳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奇.金融稳定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对“杰克逊霍尔共识”的再认识[J]. 国际金融研究,2016(06). [2]殷成城.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3]王信,谭思仪. 重塑中央银行 维护金融稳定[J].金融发展评论,2014(12). [4]邹传伟.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13. [5]张文亮.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稳定长效协调机制刻不容缓[J].金融经济,2012(20). [6]钱谱丰.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发展[J].中国金融,2011(17). [7]杜若榕,曾国亚.金融危机带来的加强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1(06). [8]张先青.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责[J].金融经济,2010(18). [9]贾蕤槄.论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24). [10]石乐.中央银行职能与我国金融稳定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0(15). [11]唐亮,许文标.金融危机下对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稳定框架的反思[J].当代经济,2009(24). [12]吴爽.从金融危机看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J].技术与市场,2009(10). [13]曾建中.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D].东北大学,2009. [14]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 [15]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 [16]郜丽敏.中央银行如何发挥金融稳定的职能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