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河南省农村低保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 |
范文 | 乔志华 李静 摘要: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但是该省农村低保工作实施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以B村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该村低保政策实施的基础上,发现该村的低保工作中存在低保政策宣传不到位,对象选取缺乏公平性,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在深入了解导致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宣传力度,建立科学的家庭收入核查制度、多方面筹集资金,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等相关建议,以期该村低保工作取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精准扶贫;家庭收入核查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要集中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自然,作为兜底作用的低保不得不得到重视。 经过在省内各个市县积极推广、长期实践,河南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低保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起到了一定帮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河南省农村情况复杂,贫困人□范围广,保障对象服务群体庞大,基层服务力量薄弱,农村低保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农村低保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阻力。如何更好的展开河南省农村低保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存权益,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种背景,本文选取了河南省的一个典型乡村B村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针对性的分析,有效解决农村低保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B村农村低保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采取了调查问卷加访谈的形式,分别调查了低保对象,普通民众及村委会工作人员,发现该村低保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民对低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偏低 该村在开展低保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及其重要的问题就是政策宣传不到位,村民对政策的了解不够甚至是一点都不了解。这一点在访谈中可以发现,该村的绝大多数农民对低保政策的了解都不多。符合申请条件的不知道去申请,也不知道如何以及去哪申请,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低保对象,也不知道低保制度的运行模式,就更不用说低保制度的基本内容、保障标准、低保对象的审核程序和标准这些了。绝大多数认为低保是国家政府安排的,个人申请无用,申请上了有钱就好,拿多拿少无所谓,是政府决定的,自己管不着,因此就没有必要去了解低保制度的有关内容。 (二)村委会对低保制度的宣传不到位 从这些可以看出,由于该村村委会对低保制度的宣传不到位,村民对这项制度的了解太少,甚至还会有误解,村民的政策认知度偏低。 资金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是低保制度正常运行和社会保障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对B村来说,低保资金的来源渠道单一,资金不足是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目前而言,B村的低保资金来源以政府的拨款为主。由于B村不是国家特批的贫困县,国家对该村的补助相对来说较少,再加上该村贫困人口居多,资金问题严峻。由于B村地理位置偏僻,该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村民的收入来源单一,大多数家庭的生活状况不乐观,但是低保名额有限,很多贫困的村民未能够申请到低保,这归根到底,是由低保资金的缺乏造成的。除此之外,很少有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参与到农村低保的工作中来,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这也是导致该村低保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进一步完善B村低保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強村民对低保政策的认知度 通过调查发现,B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该村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这项政策的重视不够,对低保政策的宣传也不够,造成农民对这项政策的了解不深,导致骗保、“人情保”的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农村低保在该村的实施。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为了使广大村民对这项制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提高其认知度,建议该村在执行低保政策的过程中,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该项政策的传达有个正确的途径。 第二、建议村干部印发低保制度的运行、低保制度的相关标准等有关内容,印发成册发放到各家各户,并辅之以相应的解说,解说时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辅之以必要的事例介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开展低保制度座谈会,让村民对低保政策有正确深入的了解,促进低保工作的实施。 第三、同时也可以利用地方电视台,村广播和村务公开栏这些平台,加强低保政策的宣传,使村民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促进村民的理解。同时可以在必要的地点如村委会门口,必要时间点上,设立村民咨询台,专门解答村民在低保方面的疑问。 (二)建立科学的家庭收入核查制度,严格规范农村低保对象 为了确保该村低保对象的规范性,B村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家庭收入核查制度。这就要求统计部门要联合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共同研制有关农村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状况,确保制定的家庭收入核查制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外,低保申请者在填写家庭收入状况表时,必须同时填写诚信承诺书,目的是为了防止申请者故意隐瞒自家的实际收入,防止骗保现象的发生。并且在承诺书上要明确表明一旦违反承诺,就必须承担的后果,如取消低保申请资格或者其他优惠政策等惩罚措施。最后要成立专门的低保评估小组。在全村选取一些优秀的人才组成低保对象核查小组。核查小组的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按照低保政策实施的具体标准,严格审核低保申请者的家庭收入,并将评估的结果对全村村民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汪柱旺.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刘旭东.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段玉恩.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8(01).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