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期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范文

    谈璐璐 范露颖

    摘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时期,经营模式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轉型升级需要管理会计提供更优质的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这对管理会计的重构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中国情境和本土企业的现实情况,提高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效果,都需要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整合与创新进行更深入的剖析。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构建应不断适应组织新的经济环境和现实需要,并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完善相关需求及保障机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战略支持。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管理会计;重构与创新;保障机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目前,管理会计正处于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大数据环境背景下。2014年财政部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以实务为导向,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这说明我国已逐渐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从战略层面上倡导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云计算、智能化、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不断被挖掘,冲击了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研究意义

    政策的指引和管理模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彰显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传统的管理会计模式是基于特定的经济环境,在封建的环境内构建的,当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管理会计很难适应新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传统管理会计更加注重日常生产经济活动,对全局性管理较为忽视,很少将公司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相结合,在数量、质量和范围方面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而管理者也只注重内部的信息而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而且传统管理会计在制定企业发展计划时通常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容易使公司高层管理者只注重于眼前利益,而轻视未来的长久发展。另外,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需求、供应链环节上下游企业信息协同效应需求以及多元化信息需求也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新时期的时代要求与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的管理会计发生碰撞时,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成了必然。因此,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重点关注新时期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内外环境变化、供改侧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发展下企业管理会计在理论实践融合、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皆面临着发展与创新需求。

    二、新时期背景下管理会计创新的必然性

    (一)内外环境变化驱动管理会计创新

    管理会计的立足和发展与环境有很大的相关性,其改革与创新是外界环境和企业组织内部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在新时期,技术进步和创新经营模式对企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对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管理会计固有的思维和技术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当前的管理模式必须与所处的内外环境相适应,充分考虑环境风险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融入企业所面临的技术环境、法制环境等外部环境,以提高管理会计与组织环境匹配度。

    (二)供给侧改革必然要求管理会计创新

    管理会计创新是巩固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必然趋势。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和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企业的经营结构和管理会计的控制模式都转向供给端,要求提升管理会计供给端建设,改变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而企业的发展建设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在供给侧改革下,企业的文化价值愈发重要,打破了原有模式,形成了全新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这要求管理会计应适时做出改变并加强创新,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供给侧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管理会计的工作形式和工作环境,为其创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管理会计创新

    “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赋予了管理会计新的内涵和价值。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完善与推广提供的有力的技术条件,同时也对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管理会计表现为以静态预算为基础进行反馈、控制和评价,仅通过分析和处理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为企业提供有限的信息服务。而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数据资源,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数据集合,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这一技术优势进行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为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撑。

    三、当前管理会计具体应用存在的挑战

    我国的管理会计实践应用体系不够成熟,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可操作性差,方法传统、创新较少等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融合性的挑战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兴起,主要是从西方引入,建立在西方经济技术环境的基础上,总体上在国内发展仍不成熟。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本土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西方国家和企业的具体情况仍存在较大差距,与世界的经济形势相融合也还需要一定的过程。而管理会计相关理论更多借鉴于西方国家,在我国企业中具体应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使管理会计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风险。例如,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存在许多假设,而某些假设太过理想在实践中并不成立,这将影响到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降低其可操作性,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裂痕。

    (二)对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的挑战

    目前,财政部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中“概括性指引”对相关领域明文列示了具体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并在七大关键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战略管理领域,包括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在预算管理领域,包括滚动预算、弹性预算、作业预算等;在成本管理领域,包括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在营运管理领域,包括本量利分析、敏感分析、边际分析等;在投融资管理领域,包括贴现现金流法、前景分析、项目管理等;在绩效评价领域,包括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等;以及其他领域。

    但是,“应用指引”只能提供一般指导, 具体实践中一些企业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仅强调某个单一管理工具的操作性和系统性,忽视其局限性,且并未考虑多种工具相互补充的可能性。二是盲目追求各种管理产品的输入,认为运用愈多越好,很少考虑不同管理工具之间是否兼容,是否存在功能重复,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大量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

    新时期下,经营模式、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变化,带来了组织的经营环境、竞争模式的巨变,这对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新时期下,应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管理会计人才应具备国际化思想而不仅扎根于“中国本土企业文化”。其次,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企业应树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广泛应用战略管理理念,摒弃短期格局。最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出现,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应当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理念。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比较匮乏,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学术界人才培养不断在进行改革,但总体方向仍然以培养传统的管理会计人才为重,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同样,实务界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也不够重视,很少单独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工作仍然由财务人员处理,导致其执行力度差,专业能力薄弱,管理会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四、新时期下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的有效路径

    就目前来看,我国管理会计在制定战略目标、经营决策、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方面并未发挥真正的价值,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才能激发更大的作用。在新时期,对管理会计进行创新性研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第一,应以当前管理会计状态为出发点,研究前后几个阶段管理会计的特征和动态,并归纳总结管理会计的变化规律,以预测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创新是企业谋求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不断寻求全方位发展才能适应新环境。因此,管理会计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形成企业本土化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当前,企业应当克服管理会计理论引入过程中与实践并不完全相符的困难,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首先,我国管理会计的产生主要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而我国具体的社会经济和管理方法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在引入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中国国情并加以改良,促进管理会计在本土企业的良性发展。其次,理论应当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服务,应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合理性,并且不断进行完善,根据管理会计实践在我国企业中的反馈推动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二)优化管理会计工具及方法

    当前,管理会计应从企业内部管理的技术工具转变为以利益相关者服务的决策支持。应当嵌入企业各个领域、不同层次和相关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借助新型管理会计工具及方法,以丰富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首先,应当理清管理会计工具及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坚持其操作性和系统性基础上,有效整合相互补充的管理会计工具及方法,实现综合效应;其次,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运用效果受制于环境,应结合企业具体环境对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进行加工改造,从“通用化”到“个性化”,以适应不同企业不同经济环境实现“企业特色化”。

    (三)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为推动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管理会计人员应具备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及时反应能力,同时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在大数据时代,即使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企业所获取的规模重大、数量较多、复杂的数据也不会自动筛选出对企业最有用的信息,最终还是需要专业型人才来进行这个流程。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寻求综合全面发展,从管理会计人才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入手,缩小管理会计在教育界所传授和实务界所执行的差距,重视培养精通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专业型复合人才,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养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五、结语

    在新时期,当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战略目标发展变化时,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的提供者,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来适用企业组织的发展需求。本文认为,未来的管理会计将会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大数据为主要处理手段、高度融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管理会计已经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意识到管理会计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性并有效推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參考文献:

    [1]冯巧根.经济新常态下的管理会计发展思路[J].会计之友,2015(19):133-136.

    [2]彭宏超.经济新常态下的管理会计发展思路[J].财会通讯,2018(07):49-52.

    [3]章振东.新常态下管理会计创新探讨研究[J].会计之友,2017(06):69-71.

    [4]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01):13-20.

    [5]刘春华.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趋势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236.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