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
范文 | 摘 要:随着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发突出。从现行国内大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看,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发展程度,而在这些交通运输内容中,航运交通的作用极为明显,对带动区域各行业领域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对内河航航运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的特征与优势以及内河航运建设的主要战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内河航运;相关性;发展战略 内河航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大多研究中得都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港口的建设将发挥“助推器”的功能。然而需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内容所选取的对象多以长江、珠江与淮河为主,以小型内河水系为核心的研究较少。对此,本文将以国内某地区内河航运作为实例,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 一、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 1.区域经济与内河航运的相关概述 从内河航运角度出发,其涉及的区域经济在概念上主要指将江河作为纽带,优化与整合区域中的资源、技术与资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够满足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等要求且开放性特征较为明显的经济区域。而内河航运,根据大多学者研究,主要将其界定在与码头生产、航道与船舶利用等相关的业务活动层面。若从理论角度出发,区域经济活动是影响内河航运需求的关键所在,并对内河航运发展模式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内河航运建设,其又可将较多基础保障向区域经济活动提供,对区域经济建设给予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可见,二者在关系上表现为相辅相成。 2.二者伴生关系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选取国内某内河航运为实例,并引入Logistic生长曲线对该区域内河航运发展规律进行判断。从Logistic曲线变化情况看,区域货运量在1995年-2001年之间保持平稳态势,而自2002开始,到2009年处于快速上升趋势,在2010年以后又出现平稳状态。此时结合该区域的GDP发展情况与Logistic成长曲线,可发现区域内河货运量在初期发展中速度较快,但发展一段时间后逐渐趋于平稳,能够判断出内河货运量变化规律相似于整个经济发展态势,伴生关系极为明显。事实上,以往学者在二者伴生关系研究中也引入其他如Granger因果、协整性以及平稳性等检验方法,最终也能够判断二者伴生关系较为明显。其中对内河航运发展趋向其决定作用的为区域经济,而内河航运又可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3.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的贡献度 现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相关产业的贡献度计算,可引入的方法极多,如BP神经网络、协整分析以及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等,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选取投入与产出模型构建的方式,假定利用A与Y分别表示技术水平、产出量,且第i个要素的投入情况利用Xi表示,Xi产出弹性利用βi表示,则有 在此基础上引入该区域的内河货运量、从业人员、资本投入等投入与产出参数,分别利用Ht、Lt与Kt进行表示,则有Gt=0.1054Ht0.0762Lt0.124Kt0.801R2=0.949。其中Gt与R2分别表示区域的GDP与判定系数。这样便可判断区域经济增长中,内河货运量的贡献程度。通过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内河货运量的贡献度都可保持在4%左右,充分说明区域经济增长中内河航运的重要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的特征与优势 内河航运在建设中本身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具体表现在:第一,投入建设成本相对公路与铁路运输较低。一般区域发展中进行公路或铁路建设都需考虑到居民住宅、耕地等被占用的问题,这就涉及一系列赔偿内容。同时,公路或铁路建设中还需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问题,通常对于地形、地势较为复杂的区域,都要求引入相应的施工技术,这样技术成本等便随之增加。相比之下,内河航运建设中则无需考虑这些问题,其本身以区域河流为出发点,对自然环境要求并不高,这样在技术运用中也不必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其在建设成本优势上较为明显。第二,运价低且运能大优势。与海上运输相同,内河航运在运输量上极大,仅需考虑到船舶载重问题便可进行运输量的确定。据研究统计表明,千吨级船舶,其在运输量上完全可媲美50辆载重卡车,每辆卡车载重为20吨。同时,从能耗角度看,以马力作为单位,水运的能耗分别为铁路、公路的二分之一与十分之一。这些都可充分说明,内河航运能耗较低且运能较大。第三,内河航运的污染程度较低。一般公路、铁路等运输中依托的能源多以石油等为主,其产生的化合物气体直接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内河航运下,尽管以残渣燃料油作为主要能源,但在污染程度上却较低。综合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自身的优势可被充分利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建设的战略研究 内河航运的建设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建设中还需做好内河航运发展引导工作,保证其对区域产业群体、其他运输方式等各方面都相适应,这样才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具体需采取的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群体 从区域经济发展、内河航运建设二者关系上看,主要表现在伴生关系方面。这就要求内河航运在发展中应注重充分结合区域中的产业发展情况,确保在仓储、港口建设以及航道等各方面都能够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同时需注意,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应保证与码头容纳力、航道容纳力等相适应。另外,在内河航运发展模式上,应做到使其开放性不断加强,注重各港口间的相互联系,这对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将起到突出的作用。 2.配合区域其他运输方式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交通运输水平,内河航运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其他交通运输形式应相互配合,这样在内河航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航天运输共同配合下,区域中的交通体系便会更为完善。以长江干线为例,其便充分结合水上与陆地运输方式,对于距长江干线较远的地区将陆地运输方式作为辅助,这样便可使运输速度得以缩减,运输成本自然随之降低。事实上,国内较多内河运输中,都面临下游、中游运输强度大等问题,此时便可考虑配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在运输效率提高的条件下,区域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3.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现行区域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地位极为重要,如灌溉、发电等各方面都涉及到水资源利用问题。在此背景下,内河航运发展中需充分考虑到水资源利用问题,在进行航运发展时做到对水域环境的保护。首先,在船舶方面需达到统一化、标准化。较多区域内河航运发展中,船舶的使用表现出多样化特征,甚至有老型船舶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易造成水域污染,同时会影响整个内河航运体系。因此,在内河航运发展中应做好统一船型标准工作,注重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其次,内河航运发展中需考虑到船舶燃料利用问题,在发动燃料选择中,应尽可能以污染程度小的能源为主,减少内河运输中带来的污染问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提高的目标。除此之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结合内河航运发展状况,在相关管理制度方面不断完善,依托于有效的管理手段引导内河航运发展模式能够适应区域产业发展,以此发挥内河航运在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 四、结论 内河航运是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正确认识二者的伴生关系,结合内河航运的优势与特征,保证内河航运能够与区域产业、运输方式相适应,同时在内河航运发展中需做到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承锋,雷洋,吴园.基于协整理论的内河航运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水运工程,2011,06:106-111. [2]苏凡.长江干线航运发展与流域经济适应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3]陈云.航运物流与流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叶伟.基于GIS的河南省航运经济信息分析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0. [5]罗钧韶.珠江水系水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关系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齐天乐.流域经济视角下长江航运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 作者简介:廖小琴(1981- ),汉族,女,重庆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