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案例分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范文

    邢新影

    [摘 要]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案例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解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入手,概括了案例分析所具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合作性特征,并进一步论证了案例分析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案例分析教学法从课前教师布置案例,学生小组准备案例到课上师生共同探讨案例到课后师生、生生之间评价案例,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连贯、完整的教学流程。选择典型的能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案例是案例分析的关键所在。所以最后提出案例分析应遵循的原则,即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 案例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1-0076-02

    Abstract: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Case analysis is helpful to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ir creative abi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develop their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spirational, practical, open and coope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case analysis, and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case analysis for training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a case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 all stages are closely linked from pre-class assignment of cases by teachers, student group preparation for the cases, discussion of the cases in class, to evaluation of the cases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fter class, forming a coherent and complete teaching process. The key to case analysis is to choose a typical case that can reflect the changes in the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case analysis, that is, authenticity, typicality and timeliness.

    Key words: case analysis, cultivation innovative talent

    創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力是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创新人才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高等教育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实现教育体制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是时代所需,也是教育改革与进步的必要手段。为了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需求,高校需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为提高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储备优秀的人才。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生态化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生态化教育理念,高校不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而是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共同体。以创新人才的社会需求为目标,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辩论,鼓励学生通过课堂展示将理论贯穿于实践,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化成学生的思辨力和决策力等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其教学目标不再是学生“学会了多少”,而是“会学了多少”。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自主创业、岗位创新的职场趋势要求大学生具备打破惯例的创新意识和灵活多变的创新能力。

    二、案例分析具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案例是对真实情景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问题的某些初步设想。案例中的数据或图表通常来自案例所及的企业或公共信息。案例分析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合作性等创新教育的特征。

    (一)案例分析的启发性特征

    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不同,教师在案例教学法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案例为依托设置研究性问题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不是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有助于引导学生多维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的视角,挖掘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开拓意识和思维能力。专业知识不是僵化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识记、运用和综合。这也符合创新人才培养对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案例分析的实践性特征

    案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举例说明。举例是帮助学生理解某个理论或验证某个结论。案例分析不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它通过创设拟实的情景把学生带入决策环境中,重在分析问题、挖掘原因、权衡各种制约因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以工商管理案例为例,案例大多取自于现实世界管理层的一手资料,从制造业企业到政府部门,从非营利机构到金融机构等各种性质的组织。案例涉及各个领域包括金融、管理、营销、人力资源、会计、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家管理等。每个案例描写的都是企业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提供相关的数据与事实,为了开拓学生思维,有些案例还删掉某些数据,拓展寻找解决方案的空间。案例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中找到有效的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能拓宽企业管理者的思路,甚至在企业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如在2002年,有学生提出微软可能会涉入杀毒软件领域,结果不出所料。因此,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实践性的创新能力。

    (三)案例分析的开放性特征

    案例分析能增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找到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案例分析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搜集资料和小组讨论之后,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经过多次反复的思维碰撞和沉淀之后,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做出判断和决策。探索性的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案例分析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其研究过程的动态性和解决方案的多种可能性。教师规定讨论的框架而不是具体内容,小组之间的对峙和争论也是不可预测的。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的开放性、多元性分析框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四)案例分析的互动性特征

    案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实践能力。案例分析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延伸提供了良好的讨论氛围。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同研讨、争辩,开拓了问题解决的思路。在案例分析的准备、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体会到如何听取他人意见,体会到如何控制自我情绪去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学会了如何积极地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教师通过创设拟实情景,与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促进师生双方思想的相互沟通和补充。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这种合作精神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三、案例分析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创新人才培养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案例教学通过互动式、研讨性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案例中的角色,引发了学生积极思考与深入探究的意识,有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中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从被动接受理论转变为经过探讨自主总结出结论。以哈佛的工商管理案例为例,其案例的平均长度在15到20页之间,其中7到12页是正文,5到7页是图表和数据。阅读案例、厘清各方关系,发现问题并找到线索是个积极的构建性的思考过程。可以说案例分析锻炼了学生的横向思维、纵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理论思维等创新思维。

    (二)案例分析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

    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德里克·博克说:“在大学,最明显的需要是停止对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强调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个转变意味着更加强调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强调论述和演讲以及掌握基本语言(可能包括外国语、计算机语言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是获得大量知识的途径。”案例分析提供了某个企业的主要信息和面临的困境,学生在缺少足够信息的情况下,要通过已有专业知识和信息搜集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案例分析并没有提供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决策,权衡各种解决方案的利弊得失,发现合理的创新的解决途径。案例分析教学法培养了学生通过已知推断未知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四、案例分析重在精选案例

    案例分析教学法丰富了传统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从课前教师布置案例,学生小组准备案例到课上师生共同探讨案例到课后师生、生生之间评价案例,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连贯、完整的教学流程。选择典型的能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案例是案例分析的关键所在。案例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案例选择要具有真实性

    案例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反映和作用于现实。真实的案例情景会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引发思想共鸣,提供弥补信息差的机会,对学生在未来职场中处理类似问题具有示范作用。选择真实的案例并把它编写成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每年都有专家和教师负责到企业中走访观察,收集真实的信息,丰富并更新真實的案例语料库。哈佛MBA学生要在2年内完成800个案例分析。也正因此,哈佛才能向世界跨国公司输送顶尖的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由此可见,选择典型的、真实的案例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现实场景中,实现从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完成从书本知识到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转化。

    (二)案例选择要具有典型性

    不论是根据企业实践调查还是根据公共信息选择并编写的案例,都要以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描述对象。既要选择表明成功经验的案例,又要选择揭示失败教训的案例。教师精心筛选的案例是对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描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问题的重点。通过分析这些典型的问题,学生能理解理论的复杂性,能得到启发从而在职场生活中做到举一反三。以工商管理案例为例,从世界五百强企业或从时事新闻中选取符合教学目标的事件描述,可以代表最新的行业趋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选择要具有时效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个开放的过程,既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以及讨论结果的开放性,也体现在案例的流动性和实践性。案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经常更新、补充案例,使之具有趣味性、时代性。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高质量的案例库作为支撑。哈佛商学院很重视案例的更新,每年编写大约350个新案例,更新大约1/3的案例库资料。因此,在保留案例编写一致性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新案例也是一种创新教学,这种创新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

    [2]马金友,吴时国.浅谈案例教学法与培养创新人才[J].价值工程,2012(9).

    [3]陈树文.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

    [4]王荣芳.案例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J].人才开发,2012(4).

    [责任编辑:史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