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金融科技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实证研究 |
范文 | 陶睿
摘 要:长久以来,小微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从理论上看,金融科技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多样化,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得到改善。本文用具体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目前来看,金融科技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文章从内外两方面对这一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新活力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然而,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小微企业却长期面临着巨大的融资缺口、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而在发展转型国家尤为突出。《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中指出,中国有四成中小微企业受信贷约束,融资缺口达1.9万亿美元,近八成的微型企业融资需求未被满足。根据央行发布的季度《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近年来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有所下降,总体来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且长期高于大型企业的贷款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小微企业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下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新的重要内容,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金融科技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1.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颇丰,总结来看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信息不对称: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放贷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来自于对贷款人的信息搜取和甄别。在借贷过程中,小微企业和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银行对小企业融资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信贷配给不足等问题。 (2)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金融体系的构建,金融机构的设置、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还有社会整体的法律、体制以及监管环境等等。政府一些必要行为形成的金融垄断导致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虽然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进展缓慢,在社会的信用链上处于较薄弱的环节。这些外部因素导致小微企业被排除在金融制度外,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或者自筹资金等方式,从非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3)内部原因:主要有生命周期、企业性质、经营状况、负债情况、企业资金链条长短和信用状况六个方面。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企业规模小,与大型企业相比核心竞争力较弱,内部的各项机制都不健全,在应对风险时存在脆弱性,这些限制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2.金融科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从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通过大数据风控、线上触达渠道和人工智能授信,金融科技有利于改变现有金融体系的垄断和惰性,有效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互联网平台开放、便捷的渠道优势降低了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交易成本高和传统融资模式中的“长尾”壁垒。同时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信用评价体系和区块链等技术,有助于挖掘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精准甄别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时借贷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可以在保证发放贷款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 综上所述,新技术与金融的结合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比传统金融模式更公平、公正的融资平台,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金融科技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证研究 学者也从多种理论角度推导验证了金融科技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可行性。但是对于目前金融科技发展对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将以实际数据为基础,对于这一解决方案进行实证研究。 1.变量及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融资指数(FDE)。采用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中的融资指数。融资指数是反映小微企业融资水平的指数。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是由经济日报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发布的专门反映小型微企业生存发展状况的指数。指数的取值区间是[1,100]。 以50为临界点,表示一般状态;当指数大于50时,表示小微企业整体运行状况较好;指数小于50时,表示小微企业整体运行状况较差,整体来看指数越大表明融资水平越好。 (2)核心解释变量:“互联网+”指数(INT)、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指数(GFI)和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现代金融科技的发展大多都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而信息传输速度的提升也是互聯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采用平均网速表示“互联网+”指数(INT)。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其内含的包容性理念使其在提升经济体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出比传统金融更加有效的作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指数(GFI)包括两大二级指数(投融资指数和社会认知指数)和四大三级指数(投融资活跃度指数、投融资成熟度指数、百度搜索指数、谷歌趋势指数)。对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参考陈淑云,陶云清(2019)的研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按照此方法测算的普惠金融指数的取值区间为[0,1],当它的值越接近于1,则说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 考虑到小微企业的融资水平还会受其他多方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模型回归结果的准确性,引入了部分控制变量,包括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fdi)、财政支出(fgr)以及第三产业GDP贡献率(tgdp)。 (3)数据来源与回归方法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15年6月到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其中,“互联网+”指数即平均网速的原始数据来自于MLab,融资指数来自于《经济日报》发布的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原始数据来自于银监会发布的数据。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是数据来自于零壹智库。其他变量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报告》。本文将所有变量取对数,采取的是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2.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表: 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小微企业融资指数的平均值为49.5,最大值也只有50.6,表明现阶段我国的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整体处于偏低水平。而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平均值为0.69267,最大值达到了0.848;金融科技指数平均值为170.864,相对于基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表明近年来我国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和金融科技发展的效果显著,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此外,近年来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固定效应模型的全样本回归 通过对变量对数化之后,带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2。 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作为主要解释变量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的系数都为负,且两个解释变量的回归效果都很显著,但是系数绝对值都很小,这表明,两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负面影响作用都不大。“互联网+”指数作为解释变量的系数为正,但是回归的效果并不显著,这表明“互联网+”指数对于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存在推动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其他控制变量中,政府支出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效果非常显著,也就是说,政府的经济干预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的提升有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 总体来看,就现有数据我们还无法验证金融科技对于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反而是政府的经济行为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本研究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2015年6月-2018年12月这43个月的月度数据(其中全球金融科技指数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融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目前来看,金融科技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明显的作用。对于这一结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金融科技的角度来看:虽然金融科技发展势头很猛,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实际上金融科技的发展还处在不太成熟的阶段,且早期的互联网金融也广受诟病,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次,虽然对整个投融资市场来说,金融科技确实增加了融资渠道,改善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实际上有多少是能让小微企业真正贷到钱的还有待考证。 (2)从小微企业本身来看:金融科技主要是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因素,并不能解决由于本身规模小而造成的问题。小微企业的经营与融资需求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目前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放缓,这必然导致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下降,所以即使融资条件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水平还是会下降。 2.政策启示 目前金融科技还处于发展阶段,其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有效性还有待检验,但是不可否认这一解决方案在理论上的可行性。本研究中还发现政府支出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如下:首先需要推动金融科技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通过互联网的差异化服务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金融技术,在保障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优化投融资程序,降低交易成本,金融监管部门也应适当开放公共数据,减少信息不对称;作为金融科技主体的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也应严格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做到规范发展,从而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从小微企业自身来说,企业应该把握时机,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建立起诚信体系,才能更好地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善自身运作状况。 本研究中还发现政府支出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长久以来对政策性金融理论的认知偏差,未能充分意识到以服务“强位弱势群體”为宗旨、在宏观金融资源配置中起整体性调控作用的政策性金融,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有效途径。无论是对于金融科技,还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都应给予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大数据可解小微企业融资瓶颈[J].中国经济报告,2013(6):29-31. [2]陈淑云,陶云清.“互联网+”、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影响机制及经验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04). [3]黄明刚,杨昀.贫困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新业态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5):55-59. [4]王嘉琛.基于金融垄断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33:42-46. [5]王馨.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15(9). [6]於流芳,尹继东.中小企业融资难易程度自测模型构建及应用——基于企业内部因素[J].商业经济研究,2015(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