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戏剧舞台演出实践与生活中的人物性格研究
范文

    杨旭梅

    摘 要:戏剧是用情境来刻画人物的艺术。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就是分析一个拥有怎样性格的人在怎样的情境之下所作出了怎样的行动。本文以戏剧《天下第一楼》中的人物常贵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舞台戏剧;演出;人物性格;研究

    一部剧中,人物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决定了故事的走向,次要人物体现了故事的真实。在戏剧《天下第一楼》中,常贵就是小人物,他是担当的,他在外对得起事业,在内对的起家庭。他是“福聚德”的堂头,服侍了两代“福聚德”的掌柜,而正直的他却依旧穷苦。他对待顾客左右逢源,正是常贵在“福聚德”中的这种地位和表现,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戏剧故事的真实性,引人深思。

    一、内与外,方与圆。常贵是圆滑的

    开场常贵在接待势头正旺的克五上下楼梯的场景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做生意是为了赚钱的,福聚德的收入来源,除了零零散散的百姓光顾外,少不了像克五这种达官贵族的“赏光”。让这些人吃的好,本事在大厨和烤炉,而怎样让这些人在吃饭前后能感到自己比别人高一筹,本事就在常贵。工作环境造就了常贵圆滑的性格。常贵是耿直的,第一幕,大烟成瘾的“刺儿头”罗大头因工钱在大堂大嚷。这种情况下,圆滑的常贵按理应该是人前人话,鬼前鬼话的,可是,作为福聚德的元老,呵斥了罗大头。可看出,常贵除了圆滑,还具有与圓滑相对立的另一种个性格——刚正耿直。正是常贵这种拥有方与圆,圆滑与耿直于一身的特殊性格,令他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游刃有余。就像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为人处世的我们本身有着或急躁或散漫的性格,但是若工作的性质恰好与自己的本质性格相冲突,我们就不得不根据工作来“制造”出一种与自身不相应的性格态度,也许这种改变会使我们感到不适应,但久而久之,不适应慢慢开始消失,适应慢慢开始增强,时间一长,我们自然就形成了另外一种后天的性格。

    二、“重情义”,“势利眼”

    “重情义”,对待别人的恩情,常贵是可以一反常态和同为福聚德的“刺儿头”同行发生言语冲突的,如第一幕中和罗大头。而之所以说他是“势利眼”,朋友的依据是常贵对待克五的态度变化。因为常贵的耿直和重情义,所以他明白这时的克五会为福聚德带来的好处,为了福聚德的发展,常贵就用圆滑来为克五尽心尽力的服务,处处低眉顺眼,谄媚逢迎。这些表现,在剧本的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其实就是为后面克五失去家财、变得穷困潦倒之后,常贵做出了那些会被我的朋友们认为是“势利眼”的举动留下了一条线索:你克五家财万贯,能够给常贵所效力、所在乎的福聚德带来福利,所以伺候你,捧你。但是,在常贵心底,我是看不起你的,你只是有钱而已,比起吃的能耐,你比你身后的哪位修二爷差远了。于是乎,在面对着已是物是人非的克五时,常贵的表现异常冷淡。这时的常贵,和前面的低三下四的常贵截然不同。常贵心中明白,克五这样的纨绔子弟,不是什么好东西,正是自己看不起的那类人。试想一下,一个正常人,在没有利害关系情况下,见到一个自己心中十分看不起,十分厌恶的人时,都会是常贵的这种反应。

    三、能人崇拜,高估无知

    常贵有“能人情结”的,常贵崇拜真正有本事的人,比如修鼎新和李小辫。修鼎新的一生是惨淡的,一辈子爱吃,却没有手艺去亲自下厨。这就刺激了常贵内心中的痛楚:常贵佩服能人,并且自己也想成为一个能人,可是归根结底,自己就是一个靠着一张嘴吃饭的跑堂,没有手艺可以像罗大头那样嚣张,也没有本事像李小辫那样在做菜上显示出一种霸道,自己只能如此低三下四地伺候别人,却连自己伺候自己的本事都没有!罗大头和李小辫这要辞了职,就算找不到活干,还可以自己给自己做出一顿吃的,而常贵自己呢!所以说,常贵对于修鼎新的照顾,更像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对于“有才却无用”的惺惺相惜。但是很可惜,常贵的觉悟却还没有这么高,他还没有了解到自己对自己的无知。虽然清楚自己是一个跑堂的,但是由于自己的“能人情结”在暗中作祟,常贵被蒙蔽了双眼,甚至是有些沾沾自喜的。舞台剧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但是我们可以说,舞台剧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会得意于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所以,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在修鼎新夸奖常贵后,常贵心中的得意。这种自豪之情甚至可以发展为自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李小辫)会做(菜),你(修鼎新)会吃(菜),而我常贵会伺候(人)!也正是这种自豪,使得后面的一件事情对常贵的刺激是巨大的,这刺激最终让常贵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无知,终导致常贵的悲剧。

    四、本性懦弱,命运悲惨

    在第三幕中快要接近尾声时,小五儿来到福聚德找父亲常贵,提出了自己想要去瑞蚨祥当学徒的愿望,可是瑞蚨祥的孟四爷却因为常贵的身份是一个跑堂的为由拒绝了小五儿。于是,常贵就请求唐茂昌替自己向正在福聚德吃饭的孟四爷求情。此时,常贵的心中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全京城最有名的跑堂,用自己的心里的盘算自己是一个五子行里的名人、能人。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孟四爷用老子不能伺候小子的合理理由拒绝了他。于是,常贵在心中为自己构建的骄傲彻底崩塌了:自己再厉害,归根结底是一个跑堂的,带着这个伤痛,在挨了洋人的打后,常贵说出了以下这句话:“我,该打。该让人瞧不起,臭跑堂的……”这句话,不仅是常贵对于自己身份的无奈,更是一种对自己命运的宣判!最终,伟大的期望却没有足够强悍的客观现实的支持,结局只能是毁灭!这种毁灭不仅是“人身”上的、肉体上的,更残酷的则是精神上的毁灭。常贵的身份地位只是常贵命运结局的客观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常贵的这个懦弱的性格决定的。若常贵得知孟四爷不肯收小五儿当学徒,作为一个深爱自己家庭,自己子女的父亲,常贵完全可以做出这样一个行动:辞职!这样,孟四爷那个“儿子不能伺候老子”的理由就不会成立了!但是,常贵那懦弱使得他是做不出这样的行动。

    人物的性格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出“合情合理”的行动,这是一部作品人物能否成功刻画的标准。常贵,以自己的懦弱的性格,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中给自己身上加上了太多的、与自己能力大小完全不等的负担。于是,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担当更能够使观众感到一种震撼,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正是像常贵这样的“小”人物,为一部部的经典剧作增添了活生生的血肉,使作品看上去更富有艺术真实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7: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