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易娜 摘 要:在科学发展观战略背景下,财政监督制度的完善可以规范并保护市场经济环境,提高财政管理效果,促使政府财政职能充分体现。文章就财政监督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从强化法治建设、优化法律体制、增强财政监督职能和提高执法者素养等层面着手,探究解决财政监督问题的对策,旨在实现国家经济长远发展。 关键词:财政监督;问题;完善策略 财政监督重点以财政部为主体所组织的一项监督检查工作,是以单位和组织包含财政收付等事件视为监督检查主体,而财政监督制度事实上属于财政监督任务中相关组成要素间的衔接形式和作用关系。在现代社会经济背景下,财政监督关乎宏观调控和微观协调,关乎全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所以,探究财政监督常见的问题与完善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一、财政监督常见的问题介绍 (一)财政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财政监督机制方面缺少完善的工作制度和体系,虽然《行政处罚法》以及《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各项法律中确定了财政监督基本要求,但是并没有提出专业化的财政监督方法,而且在制定财政监督制度时存在明显的权责交叉现象,监督内容也存在重合情况,使得财政监督制度的执行不规范,工作制度和体系尚待优化,这种状态下,财政监督职能缺少发挥的有效条件,将对国家财政及经济活动的持续发展产生限制。 (二)监督职能未充分发挥,监督模式缺乏标准性 财政监督职能未充分发挥,也是目前财政监督常见问题之一。因为受计划经济的限制,财政监督发展很晚,且在监督模式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财政监督控制主要是经过直接检查与事后监督来体现,而事前和事中监督不全面,造成财政监督效果并不好。近几年,财政经济迅速发展,财政监督劳动量也明显增加,现行的财政监督模式缺少标准性,特别是针对财政经费应用环节的不科学情况不能高效管理,造成财政经费流失现象严重,导致国家财政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 (三)财政监督方式不科学 财政监督存在较强的政策性,覆盖面大,工作要求高,各方面关系处理比较复杂,若要高效组织财政监督工作,除了领导支持以及总体素养过硬以外,也要讲究方式及方法。但是,当前的财政监督方式比较单一,凭借简单的业务观点去解决复杂的财政监督事件,尤其是财政内部监督检测,忽视了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实际效果,这样会极大限制财政监督职能的体现,造成事倍功半和适得其反的后果。 (四)执法监督团队能力不够,监督效率不高 财政监督执法者在财政监督过程承担关键职责,但针对财政监督现状来说,执法团队能力不够,财政监管执行不全面,注重事后监督,而忽略事前及事中监管,财政监督理论把握较好,但财政监督缺少检查经验,并没有全面且深入的掌握财政运营状况,造成财政监督效果并不好,针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力也很弱。特别是还没有制定系统化的财政监督制度,造成纵向财政监督制度薄弱,财政监督缺乏力度。 二、财政监督完善对策 (一)注重法治建设,优化财政监督法律机制 从本质上而言,法治建设的增强可以为财政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撑,有利于提高财政监督控制的法律地位,且为财政监督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系统化引导。在财政监督制度完善期间,要注重法制建设,确定财政监督主要内容,合理分工,确定各部门权责,基于部门之间有效协调,以规范进行财政监督,尽量防止权责交叉和重叠等情况产生,保障财政监督的高效性。基于此,要持续优化财政监督法律机制。以国务院发布实行的各项条例为标准,对财政违法现象进行严厉惩罚,且在财政监督阶段优化制度体系,促使财政监督职能充分体现,保障财政监督的效果。 (二)制定完善的财政监管制度 逐步制定大监督机制,真正的对财政经费运营进行全过程、全角度的动态化监管。合理使用财政、纪检、监察、审计和税务等职能中心的监督力量,科学分工,有效协调,产生科学的监督与制衡机制。财政监督过程,需要财政部门积极适应新环境,及时更新会计政策,优化会计制度。而且,要根据调整要规范社会经濟秩序需求,对会计数据实施定时抽检制度,以此规范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单位会计数据的准确完整,削减会计方面的造假行为。另外,还要及早制定《财政监督法》,发布匹配的行政规章,确定财政监督的职责、义务以及权力,规范业务执行,让财政经费的运行处在财政监管状态下。 (三)增强财政监督职能,完善监督模式 为妥善处理财政监督方面的各种问题,必须增强财政监督职能,经优化财政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财政监督业务,由此完善改进曾政监督控制模式,以提高财政监督质量,保证国家财政安全。基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着重创建财政监督检测成果库,根据财政监督实际状况制定奖惩机制,在财政监督环节把工作绩效和职位晋升及薪酬调整相统一,采取这种方法来激发员工的工作能动性。而且,制定成果共享制度,积极进行业务沟通,为财政监督职能的优化提供良好条件。 针对财政监督制度而言,监督模式的标准化有利于找到财政监督的核心,促使财政监督控制整体化落实。在实际操作中,要持续改变财政监督控制观念,找到财政监督的着手点,基于工作整体,由宏观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由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着手进行财政监督,动态管理财政经费,且基于财政监督运营制度的制定优化来组织科学、高效的财政监督活动,妥善处理财政监督常见的问题,为财政安全带来一定保障。 (四)提高执法者素养,加强内部监督力度 行政执法者属于财政监督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对象,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重视提高执法者的素养,严格根据法律标准进行财政监督。经充分突出财政监督职能,以保障财政监督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对此,要重视财政监督部门执法者的专业素养、职业素质和整体能力的提高,基于培训教育工作来,创新其财政监督专业理论体系,提高其管理效果,进而顺利进行财政监督活动,提高执法水平。 财政监督制度的完善,要加大内部监督力度,由预算编制、完善内部制度、规范财政绩效监督控制和财政监督数字化建设等层面着手,增强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交流和配合,监督并审核财政数据,保证其质量稳定,需对财政运营各环节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监督与控制,从总体上提高财政监督效果,减少内部腐败行为的出现几率,保障国家财政稳定。 (五)确定财政监督思路 财政监督应基于当前实际情况,确定财政监督思路,帮助并服务于财政变革及财政管理全局,适时地、有目的性的组织内外监督检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公共财政结构与创建社会主义融洽社会而努力。财政变革与财政管理的工作非常艰巨,需要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强化预算项目绩效管理,优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提升财政资金收支管理能力等方面。从本源上防止腐败行为的关键举措。财政各种改革措施的实施与执行,为财政监督提供了新的工作领域,有了新的工作标准,财政监督应紧紧依靠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这一核心人物,把各种内外督查组织起来。 (六)设置公开的财政监督部门 新会计制度下,若想优化财政管理机制,推动财务工作的开展,必须提升财务管理体系的严谨性,设置公开的财政监督部门。通常情况下,必须努力優化收付审批、进度控制、资金审核等机制,结合新会计制度标准,提升行政事业机关财政管理专业化水平,保障权责明确。此外,在财务审批与审核环节,必须公开透明的接受各部门监督,确保财务预算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三、结束语 总之,财政监督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加强财政控制,整顿市场环境,为财政经费的可靠运营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财政监督的规范化及高效性,针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当下财政监督常见的问题要进行客观分析,并根据实际状况采用行之有效的对策,加强法治建设,优化财政监督法律制度,并增强财政监督职能,提高员工素养,加强职法,真正保障财政安全。 参考文献: [1]魏永红.财政税收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与创业,2020,(6):155-156. [2]孙国华.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学习,2020,(22):38-39. [3]张祖明.基层财政投资评审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房地产业,2020,(13):36,38. [4]范夏玲.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5):75-7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