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索 |
范文 | 马文远 摘要: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违纪违规问题屡禁不止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问题措施 会计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信息,并且会计工作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转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业单位会计同样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近些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多,而且日趋严重。因此,对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的制度及相关方面进行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事业单位会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基础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这种制度在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基本上能满足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 现在事业单位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的状况已发生改变,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局限性,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是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不能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下所提供的信息,强调某一年的收支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能全面反映资产、负债的重要信息,往往会混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二是事业单位年度收支状况真实结果很难反应。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容易造成按领导意图调节收入的现象。例如,如果年底收入数远远大于预算收入时,一些该确认的收入就会被推迟到下一年度确认;同理,如果年底支出数大于预算数时,一些收入就会提前确认。三是收入与支出不配比。由于事业单位支出按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没有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造成年度之间收支规模波动较大,不利于评价收支结余的性质,且其反映的财务成果易于被管理当局操纵,使财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一贯性。这样必然会影响预算的真实性,并给以后年度预算项目安排造成假象。因此,在收付实现制上的会计核算,难以正确反映事业财力运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政策的实施。 2违反规定列支经费问题严重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了经费列支的内容,但超范围、超标准列支经费现象较为普遍:一是随意支出招待费和员工福利。国家虽然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建立总额控制制度、确定招待标准、建立逐笔结账报销制度、建立财务公开制度等,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力等原因,事业单位招待费用数额过大,奢侈、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有些单位领导借着招待用费而将大笔的国有财产揽入自己的腰包;另外,由于事业单位不仅仅是公益性服务性质的,还有盈利性的工作,这些盈利收入高的单位,员工福利的发放经常存在超额、不合法的现象。二是开具假发票现象突出。票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具体反映资金支出的金额和内容,是单位列支经费的原始依据。部分单位将超额支出招待费、员工福利以及其他方面的非法花费开具办公耗材或会务费等。有些单位领导或组织员工到处旅游,并将旅游费开具为学习考察费或培训费。所有这些超标准,甚至非法利用公款的现象,都对国家财政造成很大负担。 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 现在虽然实行政府采购,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操作规程,在固定资产的购建过程中,由于资产的购建、使用、占用、处置权均在单位,经常出现单位之间互相攀比,盲目、重复购置资产,如购买车辆、建设办公楼、购置豪华办公桌椅等,致使部分资产闲置浪费等违法违纪现象依然存在,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事业单位用公款采购的办公用品管理不严,内部牵制不到位,化公为私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折旧,且对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无相关考核的制度相配套。使得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出现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的情况。 二、原因分析 1、法律法规滞后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已经无法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相匹配,而新的法律法规从制定、颁布到正式实施,会需要一段时间,在新旧会计制度交替之际,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2、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财务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是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他们既是单位的执行者,又是被管理人员,如果会计人员不按照单位领导的指示对账目进行造假,就可能受到领导的打击报复,甚至失去工作。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往往听从领导的指示造假账。也有个别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财务工作原则,为单位领导弄虚作假提供方便,甚至为其出谋划策。另外,审计部门监督不力。审计部门由于力量不足、工作不认真或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干预,很难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账目造假,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有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自身学习不够,对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年龄老化、无专职会计人员,并且会计人员很少接受会计教育培训,对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运用不熟练;甚至有的会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低劣,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在会计数据处理上的错误,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改进措施探索 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并对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思考探索,现将其阐述如下: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实行内部牵制制度,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对单位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做到钱账分离、物账分离、财务管理人员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另外,还可以会计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逐步转向责权发生制会计基础,对固定资产实行折旧制度等。 2、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会计中介机构 对于事业单位可以尝试不再保留本单位会计人员的编制,必须聘请会计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自己的会计工作。其原因在于:会计中介机构是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开展业务的民间实体,受会计师协会领导和管理,依法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国家有关考试获得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业务能力强,工作规范。另外,它与聘用单位之间只是工作关系,具体承担会计工作的受聘人员在人事上不受该事业单位的领导控制,也不受主管财政部门的控制,在承办业务时非常具有独立性,因此,事业单位聘请这些机构的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具有公正性。 3、实行财务公开制度 财务公开指事业单位通过单位网站、设立公布专栏等形式对本单位的财务计划和经费收支情况具体地向本单位或社会各界公布,以便群众及时参与监督该单位的财务工作。另外,可通过网上留言、投寄书信等方式收集和反映群众对财务开支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层了解民意,理解民意,进而遵循民意。 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会计人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