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工会报刊应如何“突围” |
范文 | 尹祖光 【摘 要】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工会报刊的发行量、受众面、广告额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工会期刊要想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除了应在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在数字化转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还应创新机制,不断强化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实现成功“突围”。 【关键词】新媒体;冲击;工会报刊;突围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1-0229-02 一、工会报刊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 (一)现状。全国地方工会报刊共有三十多家,主办、主管单位均为各省、市总工会。作为各省、市总工会的机关报,立足工会,面向企业和职工,简称为“三工”服务,主要依靠各省、市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绝大部分没有走向市场。 (二)面临的困境。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工会报刊的发行量、受众面、广告额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有些地方工会报刊的各项指标都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过去,大部分工会报刊是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扩大报刊的发行量。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推出,各省、市总工会的行政干预力度明显减弱,有的干脆取消这种行政干预,所以,工会报刊的发行量急剧下降。一直以来,工会报刊都是通过劳模、先进人物的宣传以及企业形象宣传完成广告创收,很少有纯商业广告。如今,这条路已经越走越窄。另外,专业人才(尤其是懂新媒体传播规律和技术的人才)的缺乏、经营管理理念的落后、内部机制的僵化等,也是工会报刊所共同面临的困境。 二、工会报刊“突围”的路径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媒体融合。如今,互联网已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正以强大的力量冲击席卷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给工会报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语境中,工会报刊要想不被边缘化,就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改变文风,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新媒体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交流便捷和共享互通即时的显著特点,正深刻而迅猛地改变着社会面貌和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会报刊必须顺势而上,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媒体融合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生事物,没有历史的经验可借鉴,再加上各家媒体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没有固定的模式供你套用,别人的做法未必适合你。所以,在进行媒体融合时,各家工会报刊要联系实际,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目前,大部分工会报刊都开设了电子版和“两微一端”,有了自己的网页或网站,都在媒体融合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传统的工会报刊与新兴媒体的对接与融合以及报网互动,使得工会报刊的触角有效地向各个层面延伸。不过,今天的新媒体,也许过不了多久便成了旧媒体,所以,对媒体人而言,媒体融合永远在路上! (二)精准定位唱响主旋律。都市类报刊也好,工会报刊也罢,要想赢得读者、赢得市场,首先必须解决定位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我是谁(是一份什么样的报刊)、为了谁(办给谁看)”的问题。工会报刊作为机关报在受到主管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管理的同时,又因其特殊的属性和影响力,在业务方面接受各级宣传部门的管理和指导,逐步形成了其特有的办报思路和风格。[1]其实,工会报刊的属性已经决定了其定位和办报(刊)宗旨,传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服务“三工”、传播工会声音、唱响“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主旋律、反映职工诉求、维护职工权益……这种办报(刊)理念和宗旨本身没有错,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及应对各种新興媒体所带来的冲击,这就要求工会报刊要有更加精准的定位、更加贴近现实的办报(刊)理念和宗旨,既要立足工会,又要跳出工会。作为工会报刊的主办者和经营者,必须十分清楚自己的报刊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工会报刊既姓“党”也姓“工”,有了这个定位,接下来该怎么做就迎刃而解了,传播正能量、唱响“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主旋律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工会报刊的职责所在。 (三)注重策划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如果说“为了谁”解决了工会报刊办给谁看的问题,那么,注重策划则是解决读者是否“愿看、想看、爱看”的有效途径。在可读性、市民化方面,工会报刊远远不如都市类报刊;在时效性方面,工会报刊不如广播、电视快捷,更拼不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但是,工会报刊也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详尽解读新闻事件,满足读者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的欲求。工会报刊可以围绕读者关注的新闻事件和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和全方位解读。在确定深度报道的主题之前,要仔细甄别,要周密策划。通过主题策划,还原事实真相,为读者释疑解惑,或让读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或为有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有益参考。比如,去年下半年开始风靡全国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尽管其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因为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等负面问题,网络上吐槽不断,大有将这一新生事物扼杀在摇篮之中的态势。对此,有的工会报刊及时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对这一关注度颇高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报道中不仅理性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为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舆论支持。如果工会报刊能经常策划一些读者喜闻乐见且跟民生息息相关的主题报道,那就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吸引了和影响力。 (四)强化维权报道打好“特色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各级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期刊作为工会组织主办的刊物,应该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广大职工摇旗呐喊、撑腰打气。所以,维权报道就是工会期刊的特色。 多年来,各地的工会报刊在搞好维权报道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刊发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维权报道。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对新的市场格局和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如何更加切实地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成了工会和工会期刊永远的话题。有人说:“媒体要敢于惹事!”笔者理解,这里所说的“惹事”不是无事生非,而是要敢于说话,敢于碰硬,敢于替弱势群体说话,敢于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当然,替弱势群体维权也要掌握方式方法,要把握好分寸,要做到公正、公立,要明白“维权也是维稳”的道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当今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优势和特色的较量。谁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谁就能出奇制胜,立于不败之地。[2]工会期刊有工会组织作为自己的后盾,这就是工会期刊的优势:维权报道就是工会期刊打的“特色牌”,如果把这张“特色牌”打好了,就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就能在读者中间树立良好的口碑,也为自身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 (五)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媒体融合带来的业务形态变化,对传统媒体现有运行体制机制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不仅要改变观念,用互联网思维设计自己的产品体系、产品架构,再造业务流程,更要在体制上创新。[3]过去,工会报刊作为各级总工会的机关报,普遍存在“机制老化、活力不够”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用人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分配上尚未彻底打破大锅饭,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就很难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成功“突围”。 三、结语 有人预言,传统的纸质媒体,在未来的几年内会逐渐消亡。这话虽然有点不太动听,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虽然“我们”今天还活着,但要想活得更好,就必须转变观念,办出自己的特色。唯有如此,才能成功“突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孟瑾.工会报刊当以“工”为本[J].青年记者,2013(7月中). [2]刘鹏,王仓盛.打出“特色牌”激活“一盘棋”[J].新闻知识,2002(10). [3]周华.体制创新是媒体融合的关键[N].光明日报,2014-9-2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