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几点思考 |
范文 | 张超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补提折旧 ? 追本溯源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其衔接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全面核查转入新账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对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规定补提折旧,按照应补提的累计折旧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自 2014 年 1 月 1 日起,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制度提供的是会计方法,具体到某个事业单位是否执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并没有做强制性的要求,还是要按照当地财务部门的财务制度规定及年底财报要求来执行。截止目前,山西省事业单位仍未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补提折旧这项工作。 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2017年财政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这项规定终于吹响了号角,代表事业单位执行固定资产计提、补提折旧制度即将正式落地执行。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正确计量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促进事业单位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加快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的重要任务。 正确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有利于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情况,便于科学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利于摸清家底,理顺账实,合理调配现有固定资产;有利于强化配置资源,明确固定资产购置方向;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促进事业单位提高公益服务的水平。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补提折旧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是为了及时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固定资产的磨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化情况,提现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要求。同时,正确的、持续的计量固定资产的实际账面价值变化情况,也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客观性和实质重于形式要求,迎合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科学管理的迫切需求,促进了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成本节约,从而有利于决策者凭借财务报告进行长远的财务决策。三、新制度下固定资产补提、计提折旧中遇到的问题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逐项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补提折旧,介于固定资产从购买以来一直按账面原值计量,导致固定资产的报表数值与账面实际价值严重不符,尤其,有的固定资产还在折旧期限内,但有的可能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如果单纯依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对固定资产计提、补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报表账面价值在相当年度内即会出现大幅度的落差,更甚者,有的可能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消失,这样的前后会计报表,有违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要求,同时,不利于向管理者传递正确的资产管理、购置、整合等方面的导向信息。 那么,对于有的固定资产已超过使用年限,经补提折旧,固定资产可以满足“提足折旧”状态,如能够继续使用,不再提折旧,这样一个即成事实,今后如何规范此类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会计人员今后需要加强关注的。 另外,对于部分单位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有账外资产,来源与去向状况不明的资产,财务人员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今后,该如何规范管理这类型资产也是一個应予重点关注的课题。四、如何解决新制度下固定资产账务处理过渡期中遇到的问题 (1)摸清家底,严格核查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日期。 (2)选择折旧年限。根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性质,对照《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表1政府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结合本单位固定资产运行情况及该项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年限。 (3)做好备查登记簿。结合确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逐类,逐项登记备查,认真核对。特别是针对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做好备查登记。 (4)新入账的固定资产,严格按照新的会计准则执行,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进行入账,并按照要求当月进行计提折旧。五、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一些要求 新制度的实施,是对事业单位历年来财务制度、财务档案及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深刻检验,同时,也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制度的实施,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追本溯源的能力,结合掌握的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历史情况及现有情况,逐项对固定资产制定出相应的、合理的折旧年限和折旧额,并附注说明。针对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继续做好备查登记,保留工作痕迹,方便后续翻阅、查找。 对于一些单位因为之前经营管理的疏漏,未对所有的固定自查资产加强管理,导致仍有账外资产的,应当及时收回,并按照固定资产入账方法,对符合入账要求的固定资产进行入账,按照新的会计制度进行计提、补提折旧,并在报表附注中明确说明情况,以便管理者清晰的了解情况,为今后的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和实物管理工作奠定结实的基础。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在事业单位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固定资产以折旧方式的参与形式,事业单位计提补提折旧,是市场化经济转型对事业单位提出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这一重大实现,将预示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管理迈出了更加规范,更加精准的一大步,同时,也推进了事业单位的长效科学管理和稳定长远发展。参考文献 [1]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财会[2017]25号-《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2]国发[2014]63号-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