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交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完善
范文

    欧阳彦华

    摘要:交通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加强内控管理,能够保障交通运输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化,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交通事业单位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从交通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现阶段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交通运输单位的发展实际,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希望全面提升交通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交通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现状 ?问题 ?完善措施

    一、现阶段交通事业单位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缺失

    交通事业单位在实际落实内控管理工作时,遇到了诸多阻碍,如财务人员的审核主观能动性不强,经办人员填写报销单不规范,不利于夯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已经取得的成效。同时,很多基层单位受制于人员编制,内部审计人员都为兼职人员,且为财务部门的人员兼任,内审人员在财务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这些都是由于交通事业单位内控环境缺失,无法为内控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阻碍着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内控制度不全

    现阶段,有的交通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都是参照相关行业的内控制度,不能贴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缺少业务流程控制、风险控制、活动控制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成效,无法为单位内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导致内控制度失效。

    (三)风险控制不足

    有的交通事业单位缺乏系统化的风险评估体系,不能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增加了本单位运行管理的风险,影响着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资产管理方面,购置资产后验收不及时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资产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导致与资产管理系统不符,长此以往,会产生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

    (四)信息交流不畅

    目前,交通事业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导致内部信息传递不畅,影响着单位各项管理信息的“上传下效”。有的交通事业单位虽制定的内部沟通交流制度,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导致内部信息不能快速及时的传递到位。

    (五)监督力度不够

    有的交通事业单位虽然建立起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内控监督制度还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如“三公经费”的招待费管理中,部分接待费由一人经办,订餐、陪客、报销、归口管理审批均为一人,缺乏程序上的有效监督,导致内部监督和审计工作乏力,降低了监督和审计的效力,影响着内部监督职能的发挥。

    二、完善交通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氛围

    内控环境是保障内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基础。首先,从单位的领导层思想意识层面出发,提升单位领导层的内控意识,重视内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榜样带头作用,从而提升单位员工内控管理意识。其次,定期开展内控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学习,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综合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可邀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进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引导干部职工将内控意识贯穿到日常工作中,逐步强化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确保干部职工廉洁和财政资金安全。最后,将内部控制与单位文化建设相融合,营造浓郁的单位内部控制文化氛围,推动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重视财务内控,完善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

    首先,根据不同岗位制定相配套的财务控制制度和措施,预决算公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一项内容,作为基层单位应积极准备,仔细分析预决算差异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其次,按照财务管理岗位性质,明确岗位职责,划分管理控制权限,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管理,合理控制财务管理活动,并为单位其他管理控制活动提供指导,全面落实内控工作;最后,加强单位资产管控,制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定期进行资产清理盘点,做好资产核查和控制工作,确保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运转。合理配置相对独立的业务、财务人员、审计人员,促进经济工作顺畅、规范有序,加强经济实体自身的内部管理,同时发挥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职责。

    (三)关注风险评估,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交通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内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内部风险预警机制,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云计算,在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控系统,各职能部门应梳理经济业务活动中的风险点,通过风险评估,完善相关业务的流程,加强支出审批程序控制;其次,要成立独立的风险防控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本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小组成员由单位各个业务管理部门的资深员工担任,掌握关键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将单位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最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财务数据与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对接,全面实现单位内部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降低单位财务风险,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四)加快信息传递,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行之有效的内控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交通事业单位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递交流平台,拓展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渠道,单位各部门要及时将本部门的各项数据上传至此平台,单位信息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平台上的数据,做好数据分析和汇总,并为单位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全面提升单位各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五)加大监督力度,健全内外部监督管控机制

    首先,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划分内部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实现常态化、动态化的监督管控,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控制,充分发挥内审员和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三公经费”支出信息公开,内审和纪检监察对“三公经费”进行不定期监督。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盘点,年终全面盘点應常态化;其次,健全外部监督管控机制,主要从单位的工作流程、办事流程等多方面进行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确保交通事业单位内控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制定岗位管控职责追究制度,建立相配套的内控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内控管理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事业单位加强内控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单位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氛围,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风险评估机制,搭建起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完善内外部监督管控机制,将内控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升交通事业单位廉政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彩霞.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9):53-53.

    [2]王广东.加强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496(22):26-27.

    [3]朱雅丽.交通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77-7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