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范文

    霍烨

    关键词:“1+1+1专业导师制”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一、“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组织管理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管理,首先是需要企业确立专门的人才培养组织机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构建,应自上而下,通过企业的高层,实行统一的管理,确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部门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然后再对照人才培养实施阶段内容确定职能类、技术类及业务类管理部门,确立实施小组,从而涵盖了领导人员和实施机构,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架构,全面负责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规划实施以及建设评估等工作,开展企业新进人才和骨干员工的进阶等方面的培训。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重视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多媒体视听讲座、网络学习平台共享学习内容、视频教学演示、案例库的编纂等学习互动方式,将准备工作前置,以构建出新型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需要全程监督其模式的实施,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

    (二)模式结构

    对于企业员工的培养,会经历角色转换、业务精进和素养进阶提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当新进入企业或岗位发生变化的员工,主要是学习基本制度、管理流程,了解部分关联业务情况,通过实践型培养,提升对专业领域的认知;第二个阶段,进入到业务精进阶段的培训,作为人才管理部门或建立有人才资源中心、企业大学的公司,就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保证企业内部的员工的专业性和关注个体的积极创造性,使之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都能得到自身价值的发挥;在第三个阶段,就是员工进阶性的培养,进一步的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价值,实现自我提升。在具体的培养安排上,就需要立足企业人才发展规划,同时,兼顾员工个体的专业特长和兴趣,遵循专门培训和个体发展相结合,学习培养和人格发展相结合,把企业的人才规划、个体的发展意愿有机结合起来。二、“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指导模式

    对于“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其整个框架的构建,根据员工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以及发展潜能,设计普通指导模式和拔尖指导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一般的指导模式和高级的指导模式。第一,对于新进员工,相当于一个实习的阶段,主要是带动员工认识企业,引领其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进行一个专业性的培训,比如通过科研项目、专业作品、课题研讨以及技能大赛等方面来实现对员工的培训;第三,一个发展性的培训,经过在岗位的历练进行经验总结,得以自我提升和完善。对于这三个方面,分为普通的指导模式和拔尖指导模式。

    (一)普通指导模式

    对于普通指导模式,需要先分析导学功能的发挥,这就需要专业导师对刚进入到企业的员工针对性的指导。当员工刚进入到企业,面对企业的新环境,会对自身定位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要求,要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企业,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明确成长的目标和行动方向。因此,在专业导师对其进行业务、技能指导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设置心理导师关注员工的心里发展对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等方面加以引导。在实践中,对于心理导师的选择,采用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心理素养好的中层领导和外部高校心理辅导相关领域的教师相结合。在此阶段,需要注意两个要点,一个是引导式,主要是针对专业的导师,充分发挥出导学的功能,结合员工的特点和需求,让其参与培养方案的研讨,制定出具体的实践任务,为制订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培养计划奠定基础,实现导学功用。例如,企业会给年轻新员工配置专业导师带领其适应岗位的工作,熟悉岗位的生产流程和要求,指导其完成生产实践。让员工深入认识岗位,了解岗位的职能和要求,促进专业性的学习,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个是交流互动式,针对心理导师,我们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置,通过定期开展读书会、经验分享交流会、参观活动等方式,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关注员工心理目标变化,关注人格发展。

    另外是导能,从新员工转换为业务精进的员工,需要进一步的实现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升。结合上一阶段的成效,这一阶段,就需要根据员工的特点,制定出培训计划,创新传统的培养模式,开展激发式、提升式、拔高式和丰富式的培训。一是激发式,可以通过制定专业项目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受训员工进行若干小组的组建,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专业的科研项目,以完成科研项目为目标,然后配置專业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促进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是提升式的培训,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的业务,设计专业作品,通过完成专业作品来实现过程化培训,比如,对于一个主要经营业务是产品设计的企业,可以由设计部门根据公司的任务,制定出设计项目,每一个小组以一个主题来对其进行设计,由专业导师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完成一个专业作品,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拔高式的培训,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满足其个性化发展要求。比如,定期举行或参加政府、行业组织的专业技能比赛,提高员工的实践解决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四是丰富式的培养,不拘泥于现有的培养方式,要积极的引进一些新的理念和育才方式,以提升专业能力为根本目的,充分实现导能的功用。

    最后是导业功能,促进员工的发展。经过一定时期工作的历练,能力得到一定积累,需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引导员工积极总结,对职业规划进行重新定位,以确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方向,以期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提高职业能力。

    (二)拔尖指导模式

    根据员工的不同个性特点和自身掌握的知识水平等,来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培训,组织中员工个体能力、个体品质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员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一样,对于自身发展有着不同的需求,有的员工因为自身能力的原因,其需要的是专业性的培养,有的员工更加需要自我提升和价值的实现。那么这就需要在普通的培养模式上,通过建立考核考察机制,选出较为优秀者,针对这部分群体,增设拔尖指导模式,采用重点业务及管理实践式培养,满足员工个体发展的需求,让优秀员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公开的竞争环境中,确定培养对象,然后再经过进阶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在业务发展和管理实践中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完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决策指导能力等,注重能力体系的网状化综合发展,培养出更加高级别专业的业务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斌,于晓萍.探索“专业导师制1+1+1”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Z1):106-108.

    [2]杨润贤,王斌,张宏彬.关于高职“专业导师制1+1+1”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26):62-6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