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共选择下的财政政策有效性研究 |
范文 | 王瑞山 关键词:公共选择 财政 政策 有效性 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部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方法与手段,换言之,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越好,也就表明宏观调控的目标越有可能得到实现。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政府部门制定与实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如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研究课题,经分析,可以从公共选择的角度入手。一、公共选择下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界定与对有效性的影响 (一)公共选择下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决定政策有效性的主要指标就是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通常情况下,如果政策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目标,则视其为有效,反之则无效。但是如果需要判断政策的实施是高效还是低效,就需要在判断政策实施有效性的同时,分析达到目标后所花费的成本,如果实际所收获的效益大于成本,则说明政策的有效性比较高,相反则较低。对于政策效益来说,其实际指的也是政策目标值的具体实现,在计算政策成本时,可利用相关的费用进行计算,具体公式为:政策产生的作用(实现政策目标所产生的效果)/(政策执行的费用+政策研究的费用+补偿的费用)=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这也就说明,应利用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二)公共选择下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产生的影响 对于政策的有效执行来说,其会受到多方面条件与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政策的类型、形成、范围、渊源以及所受支持的程度、社会对政策的影响;政策执行机构与执行人员、主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技巧以及执行的信息和能力;团体或者机构的制度化程度与组织化程度、原有的工作经验和领导接受的情形以及社会方面的政治、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存在的差异等,这种种因素都是公共选择的主要内容,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则都有可能导致政策失去原有的效果。比如,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关的单位或者执行组织部门进行合作,如果执行结构不够完善,或者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程度不足、实际工作人员的工作人力不足,都有可能会降低政策的执行效果。二、公共选择下财政政策失效的主要因素 (一)财政政策效应存在偏差 所谓的政策效应偏差,其所指的就是在实施政策时,实际的效应无法达到预期的效应。政策效应的偏差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化的政策现象,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自然偏差与人为偏差两个类型。 一方面,自然偏差主要由以下多个因素所引发:(1)政策自身的完善性不足;(2)新提出的政策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旧政策的干扰;(3)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对新政策的正确认知;(4)有关于新政策的作用机制尚未得到有效的运转;(5)新政策无法与其他经济政策进行互相协调,因为在新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这样一来,政策出现偏差在所难免。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就说明了自然偏差的三个基本条件,分别为正确设计政策、合理运用政策工具以及端正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无论是政策工具的运用得当,还是政策目标的合理选择以及传导机制的准确设计,最终都会归类为人为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人为偏差来说,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则是政策的设计、提出与实际情况脱节,对政策的期望值比较高,很难在客观条件下实现;其次,则是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不正确,或者搭配错误,从而降低了政策的可操作性;最后,则是政策的主体行为发生偏差,阻碍了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二)公共選择下所造成的财政政策效应偏差 首先,对于政府行为来说,其并非固定性的公共利益,而对于个人来说,无论其社会地位有多高,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追求个人的利益。其次,在政府政策行为中,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比较低,因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不会担心成本方面的问题,而且政府的行为也不具备利润方面的追求。最后,公众无法有效的实施监督权力,从而无法对政府政策进行监督。三、公共选择下提高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一)明确财政政策的调控目标 首先,是缩小城乡差别的财政政策,对于收入政策来说,应在取消有关于农民的各项税费后,贯彻与落实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比如给予种粮农民直接的补贴,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对于支出政策来说,应落实城乡统一化的卫生、教育以及文化等公共事业财政供给制度,确保农民也能够加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其次,应实现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逐步增加上级财政与同级财政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的力度,从而有效的减轻经济落后地区的政府财政困难,进一步强化该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最后,应控制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经济收入的财政政策,通过财产税、个人所得税以及消费税等对高端阶层的收入进行调控,而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应给予其提供的税费减免优惠,将社会保障基金转变成为社会保障税,从而有效的强化社会保障基金征收的力度。 (二)优化财政政策的调控内容 首先,应采用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法对财政政策的调控内容进行优化,在实际进行优化时,需要考虑消费者的个人意愿与消费能力,而后采用更加合理的措施。结合我国经济市场如今的发展情况与商品的需求潜力进行分析,农村地区可以说是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应通过财政政策持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支出与收入的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其次,应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在这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应对除了预算之外的项目进行彻底的清算 ,使费改税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与贯彻。最后,应开放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约束与限制,虽然我国的经济市场已经建立了很长时间,很多领域也都在逐渐开放,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制度垄断型的行业,这样一来就为行业竞争造成负面影响,并限制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投资规模的扩增。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在公共选择的视角下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应对产生财政偏差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而后总结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切实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燕武,吴华坤.企业存货调整与中国财政政策的效力发挥[J].管理世界,2019,35(01):61-77. [2]郑金宇.中国财政政策产出稳定效应的非线性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19(01):260-264. [3]本刊评论员.更好发挥财政政策作用 ?更加有效服务实体经济[J].中国财政,2018(16):1. [4]段炳德.构建新宏观形势下的财政政策分析框架[J].财经智库,2018,3(01):109-131+14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