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才公望 |
释义 | 公才公望公才公望指具有当大官高官的才识和名望。公:指三公,古时辅佐国君执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公才公望 公才公望称人具有当辅佐之臣的才识和名望。公:三公,周代置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辅佐周天子,后用以泛指辅佐大臣。 公才公望犹担任辅弼的才能与名望。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七四: “然公才公望,圣主深知,卿贰之迁,定当不远。” 公才公望gōng cái gōng wàng〈成〉和三公辅相的职位相称的才识和名望。《梁书·王暕传》:“暕年数岁,风神警拔。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然公才公望,圣主深知,卿贰之迁,定当不远。” 公才公望 公才公望指具有当大官高官的才识和名望。公:指三公,古时辅佐国君执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公才公望 公才公望称人具有当辅佐之臣的才识和名望。公:三公,周代置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辅佐周天子,后用以泛指辅佐大臣。 才识 才识器质 理具 材职 材谞 另见:才能 见识 识见 远见 公才公望 公才公望原意指可担当古代三公或其辅弼大臣,后引申为公众谋福利的才干和名望。 公才公望公才:指有济世经邦三公的才能。公望:指有德行,在官场与民众中颇有威望。指才识和威望都堪与三公相匹配。晋朝时,会稽人虞𩦎很有才能,并且有很高的威望。当时,王丞相曾对他说:“孔愉有公才,但没有公望;丁潭有公望,但是没有公才;两者兼而有之的就是先生你。”后来,虞𩦎还未显达就早逝了。(见《世说新语·品藻》)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