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tong奴仆,僮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家~八百人。”(卓王孙:人名。)《史记·货殖列传》:“富至千~。”(至:达到。)
僮tóng❶ 未成年的人。《史记·乐书》:“使~男~女七十人俱歌。” ❷ 僮仆,奴仆。柳宗元《童区寄传》:“我区氏儿也,不当为~。”
僮tóng〈文〉未成年的奴仆;泛指奴仆,如书僮。 另见1038页zhuàng。 说明: 14画;亻部;左右
僮zhuàng壮族的“壮”字的旧字。 另见793页tóng。 说明: 14画;亻部;左右
僮zhuàng我国少数民族“壮族”的“壮”字原写作“僮”。
僮zhuàng壮族旧称。另见1462页tóng。
僮tóng1 古称未成年的男子。2 古代对奴隶的称谓。《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后作为童仆的通称。另见1964页zhuàng。 奴仆
奴仆隶(隶臣;隶僮;隶御;陪隶;僮隶;臣隶) 臣仆 奴兵 奴子 奴才 奴役 僮奴 僮客 仆虏 仆隶 奚奴 陪仆 鼻头 苍头 仓头 僮史 使人 使者 私家的奴仆:家仆 男女奴仆:僮(僮使) 陪妾 妾妇 奴婢婢仆 下人 长须赤脚 传达、通报的奴仆:谒者 在门房从事传达的仆役:门上(门上人) 守门的奴仆:阍侍 阍从 门口 门仆 旧时富豪家守护家院等的仆役:家丁 看门的家丁:门勇 养马的奴仆:马奴 受人驱使的奴仆:厮役 耕田的奴仆:耕童 世代相沿的奴仆:世仆 多嘴多舌的奴仆:譂奴 忠实奴仆:桀犬 强悍的奴仆:格仆 凶悍的奴仆:桀奴 强悍不驯的奴仆:格虏 强悍狡黠的奴仆:豪奴 (旧时在主人家从事贱役者的通称:奴仆)
儿童
儿童童(童子;童儿;童孺;孩童;孺童;龀童;三尺童子;三尺童儿;三尺童蒙) 僮(僮子) 孥稚 孥儿 龆发 龀岁 龀齿 齓齿 龆龀 髫稚 髫羁 髦稚 垂发 垂髫 侲子 小朋友 小童的美称:玉童 儿童与老人:垂发戴白 较小的儿童:孺(孺齿;孺子;冲孺;孩孺;髫孺;婴孺) 雏(雏儿) 黄(黄口;黄童;黄吻;黄口儿) 小儿 孩儿 幼儿 乳儿 乳子 龟子 髫龀 髫童 玉芽 髦子 龆穉 龆稚 乳穉 乳臭儿 年幼儿童:黄吻之龀 幼童与老年人:悼耄 龆耋 始结发的孩童:结童 结僮 垂发小儿:髫儿 黑发儿童:玄龆 玄髫 未成年的儿童:五尺(五尺童子;五尺之童;五尺微童;五尺之僮;五尺竖子) 放牧牛、羊的儿童:牧童 牛童 牧竖 童牧 天真幼稚的儿童: 童 骄儿 女 蒙昧幼稚的儿童:蒙幼 知识未开的儿童:蒙(蒙童) 年轻幼稚的孩子:黄毛团儿 愚顽、顽皮的孩童:顽童 幼稚可爱的顽童:骄顽 生理或精神有缺陷的、智力低下的儿童:低能儿 (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儿童)
僮(一)zhuàng (二)tóng【辨形】右是童。14画。形声。 【辨义】僮(一)zhuàng我国少数民族壮族的壮字原作僮。 (二)tóng ❶指未成年的仆人:家僮|书僮。 ❷ 古同“童(tóng)”。指未成年的男子。 【辨析】 二音都表示名物义。区别在于: 一、指称对象不同:僮(一)zhuàng原用于民族名;(二)tóng指某种人。 二、字音沿革状况不同:僮(一)zhuàng僮族改称壮族,僮字现用壮字;(二)tóng是古今传承字音,现在仍用。
僮(同)仆 民 皂 奴 婢 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