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价生yìjiàshēng〈名〉在招生计划之外,要交纳一笔额外学费才能入学的学生。也叫“议价学生”。 ◇ 某所省重点高中招收议价生,每位议价生缴纳3000元。(文汇报.1987.11.10) ◇ 近些年,一些地方重点中学,任意扩招“议价生”,变择优录取为“择钱录取”。(人民日报.1999.7.14)
议价生yìjiàshēng指高于国家收费标准而招收的学生。例如:“为弥补这一巨额缺口,老师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学前班,辅导班及‘赞助费’、‘议价生’应运而生。”(《工人日报》1989.2.16)“‘议价生’不是照样在搞吗?适当办些自费生班无疑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也引导了家庭消费多向智力投资。”(《文汇报》1992.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