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法革新讨论
中国文法革新讨论语法问题讨论之一。是1938年到1943年语法学界展开的一场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影响的大辩论,旨在反对机械模仿外国语法体系与框架,探讨如何发掘汉语语法的事实与规律,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汉语语法体系。这次讨论使汉语语法学进入了革新期。1936年,王力在《清华学报》上发表的《中国文法学初探》,“对于以前的中国语法学,表示很大的怀疑” (王力《中国现代法语· 自序》),批判了以前的语法研究方法; 可以看成是讨论的先声。1938年10月,陈望道在《语文周刊》第15期上发表了 《谈动词和形容词的分别》,讨论到普通话语法体系的缺点,正式展开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讨论的中心地点在上海,参加讨论的有陈望道、方光焘、傅东华、张世禄、金兆梓等人;时间一直延续到1943年3月。发表讨论文章的刊物有《语文周刊》、《东方杂志》、《学术杂志》、《文理月刊》、《理论与现实》、《复旦学报》、《读书通讯》等;重要的讨论文章,最后由陈望道编辑为 《中国文法革新论丛》,收文34篇,1943年由重庆文聿出版社出版 (在此之前,1940年,有上海学艺社编的《中国文法革新讨论集》,收文26篇)。这次讨论所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有重要影响的是如下几个: ❶怎样建立中国文法新体系,建立什么样的新体系?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傅东华提出了“一线制”的主张,认为句子成分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可以合二而一,用一套术语来分析和表示; 方光焘和陈望道等不同意傅东华的看法。方光焘《体系与方法》认为词和句是隶属于两个世界的东西,“分部”和“析句”两步工作都是必需的。陈望道论述了 “双轴制”的合理性,力主语法仍当分作“分部”和“析句”两部分。 ❷ 汉语有无词类?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汉语有无形态?汉语形态是什么样的?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傅东华根据汉语无(狭义)形态变化“否定词的本身有分类的可能”。方光焘提出了“广义形态”的术语,他在《体系与方法》中说:“我认为词与词的互相关系,词与词的结合,也不外是一种广义的形态。中国单语本身的形态,既然缺少,那么辨别词性,自然不能不求助于这广义的形态了。” 陈望道在 《文法的研究》等文中提出了“功能说”,认为词可以根据其功能表现分类。“广义形态说” 和 “功能说”的提出是文法革新讨论的重要成果,使词类研究向前跨进了一步。 ❸能不能建立一个兼用于文言和白话的语法体系?傅东华主张“用同一架格的文法”“通用于文言与语体”。方光焘、张世禄、廖庶谦等人表示不同意。方光焘《再谈体系和方法》等文认为,时代不同了,文法组织有了很大变化,所以文言语法和白话语法很难合二而一。 ❹对马建忠、黎锦熙语法体系的批评。这次讨论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想建立新的语法体系的目的未达到,所提出的体系方案都不能认为在本质上超过了旧的体系; 又如讨论中提出了打倒《文通》派的口号,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还有,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涉及到的枝节问题太多。参见 “中国文法革新论”“一线制” “双轴制”“广义形态”“革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