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两面派
释义

两面派liǎngmiànpài

原是“两面牌”的谐音。该词源于元代。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北展开拉锯战。老百姓可遭了殃。谁来了都得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人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他们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保境安民”,另一面写“欢迎义军,保境安宁”。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这办法省钱又省事,却不料惹出了大祸。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的标语,心里很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翻转,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于是常遇春下令凡是挂两面牌的人满门抄斩。经过一场屠杀,怀庆府人口大减。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的。
现在“两面派”大都指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也指对斗争的双方都敷衍的人。


两面派liǎngmiànpài

〈名〉立场不坚定或两面讨好的人:耍两面派│两面派手法。
【同义】随风派。


【两面派】

一般指表里不一、善于伪装的人。特指政治上两面三刀、搞阴谋诡计的人。


扳倒是鼓,反转是锣——两面派

换一个情形就换一个样子。指表里不一的人。


敷衍

敷衍

敷演 搪塞 过送 胡弄 伍弄
应付,敷衍:支腾
随口敷衍:答讪 搭讪
打官腔,敷衍:打哈哈
言语苟且敷衍:语偷
两面敷衍:两面派
 假意敷衍:信不由衷
 假意应付敷衍:花胡哨
做事贪图省事,马虎敷衍:偷工减料
渲染敷衍:妆点
(做事不负责,只作表面应付:敷衍)

两面派liǎngmiànpài

❶耍两面手法的人。也指对斗争的双方都敷衍的人。管桦《辛俊地》:“他很得意这种在老百姓面前唱红脸戏的~手法。”|谈歌《城市行为》:“老张每月还得偷着给老娘寄点钱。还得当着老婆骂老娘,当着老娘骂老婆,当~。老张真是不容易。”
❷指两面手法。王蒙《狂欢的季节》:“她是不会耍~的,她不会虚与委蛇凑合对付。”|王朔《看上去很美》:“这提法令人激动,那等于是要求一个人一贯正确,如果做不到,就一贯耍~。”


两面派liǎng miàn pài

名词。指玩弄两面手法的人,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用于贬义。
【例】 他们是嘴里一套,手里又是一套,这个叫做宪政的两面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台上握手,台下踢脚

翻脸不认人;两面派


两面派liǎng miàn pài

❶ 指耍两面手法的人,也指对斗争的双方都敷衍的人。1938年徐特立《关于矛盾统一的几个要点》:“如果带着批评的精神,带着克服旧学说的精神,不把科学融解在国学之中,那就是辩证法的矛盾统一,反之就是相对论,是折衷主义,是两面派。”
❷ 指两面手法。1955年6月《无线电》第6期:“最阴险的是用两面派的手法,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来曲解和反对马克思主义。”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