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❶借指草书成就极为突出之人。宋赵福元《减字木兰花·赠草书颠》词: “吮媒弄笔,草圣寰中君第一。电脚摇光,骤雨旋风声满堂。” ❷借指草书。宋王之望《临江仙·赠贺子忱二侍妾》词之一: “对客挥毫惊满座,银钩虿尾争新,数行草圣妙如神。” ●晋卫恒《四体书势》: “弘农张伯英者……凡家中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常曰‘匆匆不暇草书’ ,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宝其书,韦仲将谓之草圣” 。东汉书法家张芝,字伯英,少时苦练,擅章草书,三国魏韦诞(字仲将)称他为 “草圣” 。 草圣
草圣东汉书法家杜操、张芝(?—约192)、唐代书法家张旭。 ❶杜操,本名操,魏晋人因避曹操讳,改称杜度。字伯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官玄武司马,章帝时(76—88)为齐相。善章草书,与东汉书家崔瑷齐名,并称“崔杜”。三国魏书法家韦诞称: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章帝甚爱其书,诏令上表亦作草字。因草书声名大振,时称“草圣”。 ❷张芝,字伯英,敦煌渊泉(今属甘肃省)人。初精于章草,后结合新兴楷法,省减章草点画波磔(捺),创为“今草”。晋王羲之论汉魏书迹,只推崇钟繇、张芝两家,以为其余皆不足观。并叹:“吾真书胜钟,草故减张”。魏韦诞称之为“草圣”。 ❸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右率府长史。精楷书,尤善草书,逆笔涩势,连绵回绕,是王羲之之后又一新风格。性嗜酒,醉后常写草书,并挥笔大叫,故人称“张颠”。后人论及书法,对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都有不同看法,唯对张旭一致赞许。文宗时诏李白诗歌、斐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张旭草书极负盛名,怀素是其继承发展者,颜真卿曾向他请教,可见对后世影响巨大,故有“草圣”之誉。 草圣
草圣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如汉代张芝、唐代张旭等。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人谓为草圣。”
草圣
草圣古代对草书有极高成就者的美称。东汉张芝、唐张旭均有草圣之美誉。《三国志·魏书·刘劭传》裴松之注引晋卫恒《四体书势》:“弘农张伯英 (芝) 者……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至今世人尤宝之,韦仲将 (诞) 谓之草圣。”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二《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造诣深
造诣深造诣很深:深诣 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面壁功深 面壁九年 九年面壁 造诣深湛:冥到 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得其三昧 造诣精深:超凡入圣 超凡入妙 超凡越圣 超逸入神 出凡入圣 入圣超凡 入神超妙 造诣极深:极致高深 文章造诣极深:清音幽韵 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入室升堂 所专长的造诣达到极顶:圣(诗~;草~) 草圣
草圣书法艺术大师的敬称。也作“笔圣”。
草圣cǎoshènɡ古代称在草书上有高度成就的人。 例 东汉的张芝、唐代的张旭被尊为草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