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先秦·老聃《老子》四十四章)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危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适可而止就不遭遇危险。多用于劝人要节制自己,不要贪得无厌。《老子·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也单用作“知足不辱”。《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常言:‘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后人多改作“知足常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先秦·老聃《老子》四十四章)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危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dai):危险。意为人要尽可能知足,不去贪占财物,就不容易受到羞辱;懂得节制,适可而止,就不容易遇到危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dài):危险。知道满足的人,不会招致羞辱;知道节制的人,不会发生危险。指戒除贪心就能长久平安。《老子》四四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例】老子有句格言,现已成为普遍口头禅,叫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文学里,这个意义常转化而为田园思想,为乐天主义。(林语堂《谈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