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开放式结构
电影的开放式结构从事件的开端写起,把故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从头至尾展现在银幕上,用具体形象表现出来,一般不作回顾和补叙的一种戏剧式结构形式。其故事情节不是由戏剧冲突律推导出来的,而是通过记录式描绘进行展现的。采用这种结构的影片,没有戏剧性高潮,没有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直导高潮、有因果联系的贯穿情节; 常常把大量细节推到前景来表现; 提出问题,却往往没有答案。采用这样结构的影片,故事情节的进展更接近于日常生活的自然流程,适合于表现反映日常生活的现实题材。如意大利影片 《偷自行车的人》 (1949),影片的结尾是主人公拉着儿子的手消失在茫茫黑暗之中。影片虽然结束了,但主人公的失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这种开放式的结构,带来了对电影画面构图、场面调度、用光、表演、声音等方面开放性的处理,把画外空间纳入了银幕画面的构图的组织之中; 场面调度不是舞台戏剧式的、向心的,而是离心的; 反对封闭式的戏剧用光,强调自然光; 演员表演更加生活化; 表现性背景音乐减少,代之以大量的环境音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