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出处】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苍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 【释义】 仓颉(一作苍颉)传为黄帝史官,他从观察鸟类的爪迹受到启发,从而创制了文字。传说他创制文字时,天上降下粟米,鬼在夜间哭泣。后以此典形容创造文字。 【例词】 仓颉夜哭 苍迹 苍颉鸟迹 鬼夜哭 鬼夜泣 天雨粟雨粟 夜雨粟 鸟迹 【用例】 〔苍颉鸟迹〕 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 〔鬼夜泣〕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古人制字鬼夜泣,后人识字百忧集。” 〔鸟迹〕 唐·李峤《书》:“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雨粟〕 清·易孺《满江红》:“雨粟哭从仓颉后,散花妙近维摩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