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董作宾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收入《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该书在《大龟四版考释》的基础上,根据“贞人”及其活动,提出了划分五期研究的十项标准。这五期为:第一期,武丁及其以前(盘庚、小辛、小乙);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10项标准是:(a)世系。从甲骨文所见先公、先王的名字,所列的世次证之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大体不误。(b)称谓。“以称谓定卜辞应在某王时代,这是断代研究的绝好标准。”(c)贞人。“贞人说”的成立为断代研究的主要动机。(d)坑位。(e)方国。根据方国土方、羌方、孟方、人方等与殷帝王的关系,判断甲骨文属于何一时代。(f)人物。各时期出现的人物不相同,由人物也可以推求时代。(g)事类。由贞卜事类、每一时代的祭法和所祀祖先神祇的不同来区分卜辞的时代。(h)文法。 卜辞叙述只求明晰,文法极简,但各期也有变易。(i)字形。许多字形在各时期写法不同,从字形之变异也能作为判定时代的标准。 (j)书体。从各时期文字、书法的不同上,可看出殷代200余年间文风的盛衰。 作者提出的“贞人说”及五期分法和十项断代标准,是对甲骨文字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