瓒〔瓚〕zàn1 古代祭祀时用以灌酒的玉勺。2 质地不纯的玉。
瓚❶祼祭謂之瓚。《周禮·春官·典瑞》: “祼圭有瓚,以肆先王,以祼賓客。”鄭玄注: “祼祭謂之瓚。” ❷讀爲𩜾𩛻之𩛻。 《周禮·冬官·玉人》: “天子用全,上公用龍,侯用瓚,伯用將。” 鄭玄注:“瓚,讀爲𩜾𩛻之𩛻。” 陸德明 《經典釋文》: “瓚,才旱反,下同。司農音讚。” ❸器名,如盤。《周禮·冬官·玉人》: “祼圭尺有二寸,有瓚,以祀廟。” 鄭玄注:“瓚如盤,其柄用圭,有流前注。” 《禮記·明堂位》: “灌用玉瓚大圭。” 鄭玄注: “瓚形如槃,容五升,以大圭爲柄,是爲圭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