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游说
释义

游说

(-shuì)指战国时代策士奔走各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活动。《韩非子·五蠹》:“事败而弗诛,则~之士,孰不为用矰缴之说而徼倖其后?”左思《咏史》之八:“苏秦北~,李斯西上书。”后泛指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汉书·司马迁传》:“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沮:败坏。贰师:指贰师将军。)


游说yóushuì

指到处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注意】“说”这里不读shuō。


游说yóushuì

〈动〉战国时期有一类人奔走各国,凭着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主张,现泛指劝说别人接纳某种意见或主张:四处游说︱游说成功。
【同义】劝说︱说服。
【提示】“说”读shuì,不读shuō。


【游说】

战国时代的策士周游各国,向统治者陈说形势,提出政治、军事、外交方面主张的一种活动。后来泛指给人作说客。如:四处游说。


游说

战国时的策士周游各国,向君主陈说自己的政见或主张,以谋官爵,称为游说(shui)。《韩非子·五蠹》:“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 孰不为用矰缴之说而徼倖其后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候以显名。”又《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候。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后泛指以言语劝说。《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三国演义》第十回:“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我不听何?”


游说

游说

游(游谈) 行说 漂说
以言辞游说:词说
凭口才进行游说:鼓舌(摇吻鼓舌;摇唇鼓舌) 鼓唇(摇舌鼓唇) 掉舌(摇嘴掉舌) 摇唇弄舌
进谏游说:谏说
往来游说:驰说
多方游说:百说
四处游说:辀转
长于雄辩,游说:辩说
游说本领极高:一口听敌
(劝说使听从己见:游说)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