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
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其前身为东吴名将鲁肃修建的阅兵台。南北朝时称为巴陵城楼。唐乾元年间,诗人贾至和李白先后游洞庭湖,曾分别题《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始称岳阳楼。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州时主持重修,并求其好友任邓州知州的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全文共372字,行行金玉,字字珠玑,遂成为万众称颂的名篇。时人把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丹,邵竦篆刻称为“天下四绝”。明代诗人魏允贞写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诗句赞誉此楼。解放后,人民政府先后7次拨款维修,郭沫若亲书匾额“岳阳楼”。修复后的岳阳楼高20.35米,建筑艺术十分精巧。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蛇山黄鹤矶头,楼因山名。相传三国吴黄武年间始建,后各代屡修屡毁。历代不少名人摹景抒怀,唐代诗人崔颢题《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诗,更使黄鹤楼名闻千古。清光绪十年(1884年)被大火焚毁。人民政府于1985年拨款重修。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之滨。唐永徽四年(653年)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营建,阁以其封号命名。上元二年(675年)九月九日,洪州都督阎伯玙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席间作《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历时1300多年,屡建屡毁,重修重建达28次之多,平均每隔40多年修缮一次。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烧毁。人民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拨款重修。后人将此三楼共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