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语语法的人文性 |
释义 | 汉语语法的人文性汉语语法的人文性指汉语语法突出地反映汉文化特征、重意合、重人的主体意识的性质。申小龙 《汉语的人文性与中国文化语言学》、《希望之路:中国文化语言学》、《意会·流动·虚实·具象——论汉语的特点》等文多次谈到 “汉语的人文性”,所指主要就是汉语语法的人文性。他认为: 如果说西方语言是一种严格受形态规定制约的 ‘法’ 治语言,那么汉语则是没有形态制约的人治语言。汉语的组词造句没有西方语言那样非此即彼的冷静的客观意识,而是在语言单位的形式与功能的变化上持一种非常灵活的主体意识。”“因此,汉语在结构安排中,也就尽量顺应自然的逻辑事理,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铺排语词。这种以逻辑事理显示语法结构和脉络的意合方法和以人的主观感觉来体认语言组织的‘神摄’ 方法,都说明汉语语法是一种需要人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语法,而不是像西方形态语言的语法可以对之作客观、冷静的形式标记分析的语法。汉语的这种主体性强、人的因素突出的特点,我们称之为汉语的人文性。汉语的意会、流动、虚实、具象的组织精神,汉语句子的句读本体、逻辑铺排、意尽为界,都体现出这种浓郁的人文性。” 申小龙以 “汉语之弹性实体” “汉语之流块建构”“汉语之神摄方法”来概括汉语语法的主体意识与文化特征,用“重意” “重流动” “重虚实 (相间)”“重具象”来描述汉语语法的特点。而且指出: “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困境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忽视了汉语独特的人文性,用西方形态语言硬性规定的形合语法来解释非形态的汉语的软性、弹性的意合语法。”他认为 “汉语语法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汉语的语法分析不应以形式为纲,而应从意义表达入手”。“基于汉语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汉语研究应以人文为本位,注重发掘汉语的人文价值……”,“汉语不可能有像西方语言那样有形态变化的单纯、独立的语法学”。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