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可以养而致
气可以养而致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苏辙认为文章写得好坏,和作者的修养有极大关系。文章神化之功非学力所能达到,但作者进行修身养性, 扩大阅历,中彪外,文章仍可达极优之境地。文与气的关系始见于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苏辙在继承以上观点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后天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扩大视野对于“养气”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比曹丕前进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