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柏林分离派的奠基人和领袖
柏林分离派的奠基人和领袖德国现实主义画家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1847—1934)。出生于柏林的一个殷实的犹太人家庭。少年时酷爱艺术。在柏林大学哲学系学习时,在战史画家许特费克的画室学画两年,后转入魏玛艺术学校。在这里了结识了匈牙利画家蒙卡契,受其现实主义画风深刻影响。之后,他到法国巴黎生活6年,潜心研究米勒、库尔贝等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间或去荷兰临摹伦勃朗、哈尔斯的油画,对伦勃朗极为尊崇。回国后定居慕尼黑,创作了大批有鲜明民主倾向的作品,主要表现从事生产的织工、鞋匠、罐头工、刺绣女工等下层劳动者。6年后到柏林,完成了自己的艺术探索。由于当时政治上的暴虐,他被迫移居荷兰的桑特沃尔德,创作了许多表现贫苦人民劳动和为生存而斗争的绘画巨作。他的画构思新颖别致,画面简洁洗炼,人物形象深沉动人,光色和谐,造诣极高。是19世纪末德国现实主义领域内最卓越的作品。50岁之后,利伯曼瞩目外光,逐渐向印象派转化。晚年主要从事肖像画创作。为后世留下大量素描、粉画、木刻和铜版画。他虽然迁居国外,仍然关注和影响德国的艺术生活,经常撰文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反对因循守旧的学院派古典主义画风,提倡艺术变革。在其影响下,1899年,一批青年画家成立了反学院派的美术组织“分离派”,他被视为“柏林分离派的奠基人和领袖”。代表作有《柏林的细纱女工》、《慕尼黑音乐会》、《荷兰村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