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著国语文法 |
释义 | 新著国语文法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著。1920年作者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创“国语文法”课,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白话文和口语语法规则后写成此书。成为中国最早的体系完整的 “白话”语法著作。开篇为引论,讲“句本位的表示法和图解法”,概述了 “句本位”语法的优点,认为摹仿西文的词类本位的文法组织必须打破。全书分20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词类的区分和定义。第三章单句的成分和图解法。第四章实体词的七位。第五章主要成分的省略。第六至十一章分别论述五大词类的“细目”。第十二至十三章单句的复成分和附加成分的后附。第十四章至十六章论各类复句。第十七章至二十章论语气、助词,叹词,篇章修辞和标点符号。本书以白话为语法分析描写的对象,引用例句完全出自元、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戏曲以及作者当时的普通话。认为“国语都有大家常用而公认的习惯和规律。把这些习惯和规律,从我们说话的实际上归纳出来,整理、排列,加以说明,这就叫做 ‘国语文法’,简称 ‘语法’”。根据语词在言语的组织上所表示的各种观念把汉语的词分为五类九种: 《新著国语文法》语法学著作。黎锦熙著。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1933年订正本出版。1954年重订本出版。1980年收入《汉语语法丛书》。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白话文语法著作。其语法体系,主要是依据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建立起来的;语法分析以意义为标准。在词的分类、语句的分析上,大多采用《马氏文通》的说法。全书共分20章,系统地论述了词法和句法的有关问题。其中将词分为五大类:实体词(名词、代名词),述说词(动词),区别词(形容词、副词),关系词(介词、连词),情态词(助词、叹词)。句子成分分为三种:主要成分(主语、述语),连带成分(宾语、补足语),附加成分(形容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具有对当关系,即“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全书结构,以句子为中心,确认句子是语法分析的基础,提倡“句本位”理论。为说明句子的结构,采用了A·里德等的图解法,十分注重对白话语法的分析描写,书中引用的例句完全采用元、明、清以北方话写的小说、戏曲和普通话。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