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整体联结悟事例,精心遴选巧说理 |
范文 | 曹淼钰 [摘 要]在小学阶段,说理文由于其内在严密的逻辑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事例论证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说理文的特点。教师可通过辨析事例、提炼事例、体验事例等策略,让学生经历对比、印证、组合和类化的思维过程,感知事例选择的精准性、层次性,感悟事例的表达作用,以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说理文;事例;辨析;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28-0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说理文虽然篇目不多,但由于其文体独特,内在的逻辑思维较严密,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学说理文时,教师要紧扣说理文事例论证的方法,为学生遴选适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知事例选择的精准性、层次性,凸显事例作用,引导学生经历对比、印证、组合和类化的思维过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辨析事例,体悟说理文事例的层次性 很多教师在解读说理文时,常常会误认为文中所举的两三个事例都是并列关系,因此只聚焦在某一个事例上,忽略了事例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要从整体视角出发,洞察事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在异同中明晰事例论证的不同指向 在说理文教学中,如果直接要求学生感知事例之间的层次逻辑,那么对小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要通过一种认知抓手,巧妙地引导学生对比事例之间的异同点,并进一步深入辨析,以真正理清说理文事例之间的关系。 如,《说勤奋》这篇课文,作者选择了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人物作为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辨析这两个事例的不同点,感悟它们是不同领域、不同年代、不同基礎的典型代表。这就让学生明晰了事例论证不同的指向,获得对说理文的进一步认知。 试想,如果不能将这两个事例统整起来认知,就难以真正洞察事例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法了解作者事例选择的精巧和独到。 (二)在置换中明晰事例论证的严谨逻辑 说理文写作的目的是论证中心论点,因此其语言的表达、事例的选择都要具备深刻而严谨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多个事例的先后呈现,常常隐含作者独特的认知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前后置换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事例论证的严谨性。 如,在教学《学与问》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先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这两个事例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你觉得可以吗?”在进行对比思考之后,学生发现:第二个事例的目的是论证“勤学好问要与观察思考有机结合”才能散发出巨大的能量,而第一个事例是强调勤学好问的作用。二、提炼事例,洞察说理文事例的表达力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直都强调“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些“例子”一直都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言语形式和表达策略的任务。因此,在说理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独特魅力。 (一)基于文体视角,洞察事例论证的写作视角 说理文中事例的选择与运用,主要目的是论证中心论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文体表达策略不同的角度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事例的不同特点。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作者就先后选择了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的事例。在细读文本后,学生发现作者直接选择事例最核心、最主要的部分来写,而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细节却没有进行描写。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这篇课文与本单元的另一篇课文——《诺贝尔》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明晰地了解说理文事例叙写的基本策略,为把握事例选择的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洞察事例论证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写作视角,真正把握说理文的表达特点。 (二)基于纵向视角,梳理事例论证言语风格 说理文的事例叙写虽然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但不同的说理文有着不同的中心论点,因此会有着不同的表达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材料出发,结合具体的事例展开深入辨析,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如,《谈礼貌》一文,在叙写岳飞和牛皋的事例时,就花费了一定的笔墨来描写人物的对话。为什么与之前所学习的说理文所用的方法不一样呢?其实,深入文本就不难发现,这篇说理文的中心论点是“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显然,文明用语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个事例就是将岳飞与牛皋的语言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文明用语的重要性。因此,作者紧扣人物对话展开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表达策略层面上,并相机引导学生展开训练,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说理文事例的表达是为了更好地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从而获得对说理文特点的深刻认识。三、体验事例,历练说理文事例的表达技巧 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总是要依循着从感知到实践再到迁移运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相应的环节,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事例论证的方法。说理文教学离不开读的训练,更离不开说与写的实践。只有活学活用,才能将所学习的、积累的知识转化为一种独特的语文素养。 (一)仿照性练笔 小学阶段的练笔实践,最为重要的对象是叙事和记人类的文章。不管是叙事的还是记人的,都具体生动、形象感人。但是,说理文的教学目标与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事例的叙写强调舍弃细节而直指中心,更看重表达的概括性和针对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展开练笔。 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教师可让学生仿照作者描写李时珍的事例,根据中心论点的指向,尝试对《诺贝尔》一文中的事例进行改写,使其符合说理文事例的要求。这样,使学生对如何写好事例、如何更好地论证中心论点有了自己的认识。 (二)自主性说理 语文教学的目标要学以致用。说理文的教学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读懂作者阐述的道理,而且要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特别是事例论证方法,在平时表达中能运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说理文教学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一个话题,练习用事例论证自己观点的表达方法。首先,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可以围绕着学习中的习惯、兴趣等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紧扣生活中的礼貌、卫生等话题展开讨论。其次,渗透一些阐述道理的方法,如列提纲、选典型的事例等。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的方式进行说理,引领他们经历思辨、表达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产生说理意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小学阶段的说理文教学要求能够让学生掌握较为简单的议论方法、理清事例的层次、明白论证的策略,并能对说理文进行迁移性的实践练笔。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说理文事例论证的方法,重构教学的基本内容,深入诱导并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对说理文逻辑的严密性、事例的典型性有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产生用事例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意识。当然,我们应该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恰到好处地展开点拨与引领,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展开教学,这样才能让说理文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责编 韦 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