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摹状
释义 摹状

摹状

修辞方式(辞格)之一。就是摹写事物的情状,包括摹形和摹声(也叫“拟声”)两类。摹状最常用的手法是使用联绵词和叠音词,以增强描写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如“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豳风·七月》),“踟蹰”“觱发”“栗烈”是双声;“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楚辞·离骚》),“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儿女呫嗫耳语”(《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颔”“呫嗫”是叠韵;以上是联绵词之例。又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交交黄鸟,止于棘”(《诗· 秦风· 黄鸟》),“夭夭”“灼灼”“交交”是叠音词之例。
摹形还常常使用描写性词语去具体描摹事物的情态、动作。如“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韩诗外传》),通过周公具体的动作行为表现了他忘我地为国事操劳的精神;“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具体描写了衣、食、住得简陋,表现了陶渊明安贫乐志的情操。摹声还可以使用感叹词来表现。如“夥颐! 涉之为王沈沈者”(《史记·陈涉世家》),用惊叹声突出了陈胜为王以后的威严和富贵堂皇;“噫吁,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用惊叹声突出了山的险恶高峻。
摹状是古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状貌词。


【摹状】

修辞学上辞格之一。摹写事物的情状或声音。如:“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辚辚”,车行声;“萧萧”,马鸣声。


摹状

摹状

也称摹绘,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运用它是指利用语言手段描摹事物的声音、色彩、气味、形体、情态等,具体可分为摹声、摹色、摹味、摹形、摹态等。
运用摹状,能大大加强语言的直观性、可感性,增加感情色彩和表现力,能直接唤起读者对作品传达内容的真实体验,对于渲染环境的气氛、刻画人物的性格等,都有十分明显的修辞效果,因而摹状手法在创作中经常使用。


摹状

摹绘之一。指把看到的形体、感觉到的情状或景象如实地摹绘出来。如:“瘦小伙子的两个嘴角向上挑着,形成一个倒 ‘八’字。”“张大哈从门外懒洋洋地踱过来。”“浓雾雾满了小棚,沾在脸上湿漉漉的,滑腻腻的。”“倒八字”、“懒洋洋”、“湿漉漉”、“滑腻腻”都是摹状词语。运用摹状,能给人以如见其状、身临其境的感觉。参见“摹绘”。


描写

描写

描(描绘;描画;描状;画描;勾描) 状(状写;状貌) 写(写载)貌(体貌) 邈 摹(摹写;摹绘;摹画) 绘(雕绘) 镌鑱 镌劖
用文字描写创造人物形象:塑造
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等:影 描摹 绘摹
 描摹事物的形状、声音:摹状
 摹状事物:体物
照原样描绘:模写
铺陈描写:敷写 铺写
勾勒描绘:勾画 勾划
(用语言文字反映事物的形象:描写)

另见:描述 描摹 形容



描摹

描摹

描(描摸;~图;~画;~本;~贴;~花;素~) 摹(摹写:摹状;~本;绘摹;翻摹) 临(~画;~仿) 影(影写) 邈真 邈掠 状貌
照书画原样摹写:临摹 临模 写効
 临摹图画:誊画
 照着范本临摹:模写
描摹形状情态:模样
描摹事物:象物
描摹山水:模山范水
摹写旧时刻本:影钞 影摹
影印描摹图画:誊拓
用刀或笔大致刻、画或描出事物的轮廓或情况:勾(勾勒)
 勾画描摹:钩摹
雕琢描摹:镂绘
揣测描摹:猜摹
抄袭摹拟:剽拟
(照原样写画:描摹)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