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关萧生【出处】 《汉书·萧望之传》:“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释义】 汉代萧望之对大将军霍光当面谏诤,因而不被任用,三年才做个看守宫门的小官。王仲翁带着随从,从宫门出入,十分威风。别人嘲讽他,他却不改其志。后以此典指人不肯屈节降志,自守寒贱。 【例词】 抱关 抱关叟 抱关萧生门前故人【用例】 〔抱关萧生〕 宋·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寂寞抱关叹萧生,耆老执戟哀杨子。” 〔门前故人〕 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门前故人拥庐儿,政坐向来甘碌碌。”
抱关萧生关:门栓。指看守大门的萧生。形容身处低微贫贱而守志不移。西汉宣帝时,丞相霍光权势很大,长史丙吉把王仲翁、萧望之等贤能之人推荐给他。霍光为防别人行刺,规定进见者必须先卸掉兵刃,再由两名武官在旁边夹持。萧望之认为这样做不利于招纳贤士,便向霍光提意见,霍光因此对他十分不满。几年后,王仲翁由大将军提拔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而萧望之却受到压制,依然做一个地位卑微的守门小官。但他甘处低微,虽死未悔。(见《汉书·萧望之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