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词【同义】总目录 文书弹词弦词 弹词
弹词一种弹唱曲艺。其历史渊源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源于“变文”,更受宋金时“诸宫调”的直接影响; 有的认为源于宋代的“陶真”、元、明两代的“词话”。但由于这些音乐曲调失传,尚难辨其与近代、现代主要流行的吴语弹词等有无直接渊源关系。明代于南方、北方都有流传,约于清代乾隆年间,其流行地区主要在江苏、浙江一带。 弹词一般由二人弹唱,一人弹三弦,一人弹琵琶,有说有唱。也有由一人自弹自唱的。曲词由唱、表、白三部分组成,唱词基本为七字句,除基本曲调外,另有一些曲牌为辅助曲调。由于流行地区语音与曲调的不同,分别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 (亦称“扬州弦词”)、“四明南词”、“平湖调”、“长沙弹词”等,详见各条。
【弹词】曲艺的一个类别。一般认为由元明词话发展而成。大多一至三人表演,有说有唱。乐器以三弦、琵琶或月琴为主。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等。 弹词
弹词曲艺的一个类型。亦称“南词”。是流行于南方各省的以弹拨乐器伴奏、自弹自唱的说唱艺术。它由唐代的“变文”而来,明代正式形成。“弹词”一词1547年始见于由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参见“评弹”)
弹词1tán cí戏曲名,清初洪异著《长生殿》的第三十八出,写唐玄宗的乐师李龟年,经“安史之乱”,流落江南,以弹琵琶卖唱为生,唱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欢离合及唐朝的盛衰陈迹: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十一·249)
弹词2tán cí曲艺的一种,以叙述故事为主,有说有唱,用弹拨乐器伴奏:两个女先儿要~上寿,众人都说,“我们没人要听那些野话,你厅上去说给姨太太解闷儿去罢。”(六二·1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