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廬〕lú1 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如:茅庐。亦泛指简陋的房屋。2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3 古代官员轮流应差所住的屋子。4 指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如:庐剧。
廬庐
廬❶倚廬。《周禮·天官·宫正》: “大喪,則授廬舍,辨其親疏貴賤之居。” 鄭玄注: “廬,倚廬也。舍,堊室也。親貴者居倚廬;疏者賤者居堊室。《雜記》曰: 大夫居廬,士居堊室。” ❷若今野候。《周禮·地官·遺人》: “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 鄭玄注: “廬,若今野候,徙有庌也。……一市之間有三廬一宿。”《周禮·秋官·司寇》: “野廬氏: 下士六人。” 鄭玄注: “廬,賓客行道所舍。” ❸讀爲“纑”。《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鄭玄注: “鄭司農云: 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欑、柲。或曰摩鐧之器。” 陸德明《經典釋文》: “廬,魯吴反,下皆同,本或作蘆。”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木之工: 輪、輿、弓、廬、匠、車、梓。” 鄭玄注: “廬,矛、戟、矜、秘也。《國語》曰:侏儒扶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