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不可迷信、拘泥于书本。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 “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孟子认为,《尚书·武成》篇谓武王伐纣,血流成河,木杵漂浮,是不满信的; 若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今多谓不要迷信书本,要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盲目照书本搬用,就对人有害。《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 “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孟子所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岂但河工为然?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六章:“李岩笑道:是的,连孟夫子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不可靠的东西很多,有时颠倒黑白,有时隐恶扬善,有的地方是传闻之误,也有的地方是有意栽赃,种种情况,不胜枚举。”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章帝》:“有虞氏五载一巡守,岁不给于道途,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为完全根据书本,机械地生搬硬套,往往行不通。此时有书还不如没有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