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外表强大,内里虚弱。干(ɡān):枯竭,虚弱。
虚弱
虚弱虚(虚劣;虚羸;虚嚣) 怯 亏(亏柔) 萎弱 身体内部虚弱:虚中 感到身体虚弱发软,不好受:发虚 孤单虚弱:孤孱 单薄虚弱:薄怯 疲倦虚弱:懒怯 表面强壮而体内虚弱:外强中干 外强中瘠 外强中枯 身体十分虚弱或娇嫩:弱不禁风 弱不胜衣 若不胜衣 如不胜衣 虚弱的样子:怯怯 因饥、病而十分虚弱的样子:面无人色 (身体不结实,疲弱无力:虚弱)
铁皮葫芦——外强中干见“纸老虎——外强中干”。
纸老虎——外强中干中干:内里空虚。 本指用纸做的老虎外表坚硬,肚里是空的。讥讽人外表强大或强壮,内里虚弱。 也作“铁皮葫芦——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wài qiáng zhōng gān形容词性,联合结构。外似强大,内实空虚,不堪一击,用于贬义。 【例】 我舅舅是个外强中干的男人,他怕被高月梅纠缠,很仓促地结了婚。(桂雨清《风流的“红螃蟹”》)
外强中干(同)色厉内荏 鱼质龙文 虚有其表
纸糊的老虎一戳就破;外强中干;骇不倒人
打肿脸充胖子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干:枯竭。指外表强大而内部虚弱。春秋时,晋国与秦国作战连吃败仗。晋惠公换上郑国骏马拉战车继续作战,大夫庆郑劝阻说:“参加大的战斗必须要用本国的马。异国之马外强中干,易受惊吓,不容易驾驭,作战是要吃大亏的!”晋惠公不听劝告,结果因马陷入泥中无法挣脱而做了秦国俘虏。(见《左传·僖公十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