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外延
释义 外延

外延

与内涵相对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特有属性的思维对象在概念中的反映。它构成概念反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回答概念反映的对象有哪些的问题。又称“外包”。如“人”这一概念的外延,就是古今中外每一个人。任何一类思维对象,都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相同属性的个别分子组成,对思维对象的认识都离不开对量的方面的认识,概念的外延就是对思维对象量的规定性的反映。概念的外延与思维对象数量范围的关系是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关系,前者是主观的东西,是对思维对象量的认识与反映; 后者是客观的东西,是被反映被认识的对象方面。相对于思维对象的数量范围,概念的外延存在着是否准确的问题。概念的外延揭示了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存在范围,从量的方面规定了概念所反映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明确概念外延,是明确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


内涵[内包];外延[外包]


○内涵nèi hán

(名)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也说〖内包〗。


●外延wài yán

(名)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也说【外包】。


外延wàiyán

〈名〉逻辑学用语,指一个概念所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扩大。
【反义】内涵。


【外延】

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某些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所指的一切事物。如:“人”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古今中外所有的人。


外延

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 与内涵相对。 外延是概念的量的方面, 它说明概念反映的是哪些事物, 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如 “桌子” 这个概念, 它的外延包括形状、 颜色、 用料、 用途等不同的一切桌子。 真实概念都有与之对应的客观事物或现象, 因而有明确的外延; 虚假概念 (如 “鬼”、 “神仙”) 没有与之对应的客观事物或现象, 其外延为零。外延与内涵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给概念下定义或词语解释时, 往往在揭示概念内涵的同时, 进一步说明概念的外延。 如: 《现代汉语词典》对 “桌面”的解释为 “桌子的面儿, 包括固定的和活动的”, 其中“桌子的面儿” 是 “桌面” 的内涵, “固定的和活动的” 是 “桌面” 的外延。 参见 “内涵”。


外延

(反)内涵


外延wài yán

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邻、外举。“外举”为严复在《名学浅说》(1908年)中使用的名称。“外延”为日语词,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如1904年梁启超《墨子之论理学》:“外延,Extension。”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