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冷板凳
坐冷板凳比喻不受重视,遭受冷遇。
坐冷板凳旧时讥笑村塾教师的话。后比喻清闲,冷落的职务。也指长期候差或久等接见的冷遇。明·魏良辅《曲律》: “清唱,俗语谓 ‘冷板凳’,不比戏场借锣鼓之势。”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郭信不胜感谢,捧了几百钱,就像获了珍宝一般,紧紧收藏,只去守那冷板凳了。” 清·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 第十七回:“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鲁迅 《准风月谈爬和撞》: “这样自然都安分的去耕田、种地,拣大粪或是坐冷板凳,克勤克俭背着苦恼的命运,和自然奋斗着,拚命的爬,爬,爬。”
坐冷板凳zuò lěngbǎndèng上海人家里,如有不速之客登门,主人又不甚愿意接待,便不与客人多攀谈,宾主相对枯坐,弄得来客十分无趣,只得起身告辞。这在上海话里叫“坐冷板凳”。 据明·魏良辅《曲律》载,“冷板凳”的说法原出于梨园。在戏台上唱戏的道具多为靠背椅子。放在下场门一侧的板凳,专供敲锣鼓的人坐。唱戏有锣鼓,场子里才热闹,戏院有个老规矩,每场开大幕前,都会先来一番锣鼓,叫闹闹场。如果没有场面锣鼓,台侧的几条板凳空着没人坐,这场子就显得冷清,所以,梨园行话,将清唱称为“冷板凳”。 后来,传说有个叫小三儿的演员从北方来到上海唱戏。由于他会唱的戏多,扮相俊美,在北方很受欢迎。可是在旧上海滩,地痞流氓把持着戏馆,小三儿自恃活儿好,并没有到这些流氓面前招呼,这伙流氓就想法整治他。当时的戏院、游乐场都出有一种小报,类似现今的戏单,用来介绍演员及戏码。但由于流氓的捣乱,小三儿演出时,戏院里连一张小报都没有。小三儿登台那天,戏院门口也没广告,甚至广告牌前的灯都不开。开场时,场子里冷冷清清,只有场子后边票价较低的高脚凳上坐着些观众,而前面的座位上只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流氓白相人,对着台上乱喝倒彩。等到换场的时候(旧时戏曲演出过程中,有捡场的上场来搬动桌椅,表示场景的变换),那些流氓竟将椅子换下,放了条板凳在舞台中央,弄得全场大哗,戏也没法唱下去了。之后这件事传遍上海滩,“坐冷板凳”一说就在上海流行起来。 后来,上海人讥笑乡村私塾冬烘先生的职位清冷,受到东家冷遇叫坐冷板凳;上门作客,不受欢迎,主人家冷淡敷衍,叫坐冷板凳;甚而引申为球队队员老是候补,没有上场机会,受教练和观众的冷待,也叫坐冷板凳。
坐冷板凳(惯)比喻不被重用,受到冷遇。
坐冷板凳惯比喻不被重用,受到冷遇。茅盾《子夜》一〇:“可是他,李玉亭,偶然来的时候不凑巧,却教在这里坐冷板凳,岂不是主人家对于他显然有了戒心?”
坐冷板凳冷板凳: 比喻清闲冷落的职务,也比喻无事可为或受人冷遇的境地。指人心不旁骛,苦读苦学。也指过清闲冷落或受人冷遇的日子。 也作“守冷板凳”。
坐冷板凳zuò lěng bǎn dèng❶比喻久等接见或长期候差。茅盾《子夜》一○:“可是他,李玉亭,偶然来的时候不凑巧,却教在这里坐冷板凳,岂不是主人家对于他显然有了戒心!” ❷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闲职。” 坐冷板凳
坐冷板凳比喻不受重视,遭受冷遇。 等待程度
等待程度留着位置等待:虚位以待 空着馆舍等待:虚馆 耐心地等待:守奈 劝人暂且耐心等待:稍安无躁 稍安毋躁 少安勿躁 少安无躁 少安毋躁 安静地﹑耐心地等候:静候 稍微等待:稍等 稍待 少需 少胥 少待 专心等待:凝待 恭敬地等候:恭候 敬候(~佳音) 匐候只候 颙候 颙俟 钦迟 洗净酒具,恭候客人光临:洁樽候光 留出位置恭候他人:虚左以待 肃立敬候:伫候 殷切期盼等待:翘首而望 急切地等待:渴待 翘首以待 鹤立企伫 焦急地等待:焦渴 急切的盼望等待:鹤立企伫 急迫得不能等待:迫不及待 急不可待 立刻等着办:立等(~可取) 立待 倚待 等着急用:急等 难以等待:难俟 一直等到:直待 久等接见:坐冷板凳 等待不长时间:待会(待会儿) 停停 长时间地等待:久等 长等短等 左等右等 白白地等待:枯守
冬天坐长椅坐冷板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