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大名砚 |
释义 | 四大名砚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古为端州)东郊的端溪。端州之石属水成岩,石质细腻坚凝,且柔嫩润泽。端砚制作历史已1,500多年。古时端砚石坑洞在端溪两岸云雾山中,凿有三坑,最上坑称上岩。上岩砚石细如婴肤,色呈青黛,声似空木,生有“石眼”。石眼环晕青绿,中心泛黄,并含黑点,名鹆眼。 眼又三种,晶莹多晕者为“活眼”,朦胧含混者为“泪眼”,内外焦黄者称“死眼”。而石眼生于池上者为“高眼”,池下为“底眼”,前者贵于后者。中坑为中岩,色呈紫灰,扣之无声,如有葱绿或蕉白者,视为上品。下坑为下岩,色带青花,发墨青而润泽,亦为佳砚。歙砚产于安徽歙县,取石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又称“龙尾砚”。歙砚开采历史也有1,300多年。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若罄石,湿润如玉,墨色明艳。始于唐开元中,至南唐,设砚务,为宫廷制砚。砚品共分5类:眉子石、外山罗纹、黑山罗纹、金星纹、驴坑罗纹。主要产品有眉子、眉纹、水浪、金星、罗纹、刷丝、枣心、泥浆、玉带等。“紫玉金星”为珍品,金晕为妙品,细罗纹与暗细罗纹为极品。洮砚产于甘肃省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临潭古为洮州,故名洮砚。此砚色绿如兰,石润如玉,贮墨久鲜,数日不干。开采历史已900多年。但洮砚石藏于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十分难得,谓之无价之宝。石质细腻,分红洮和绿洮两种。红洮色为赭红,纯净温润,极为罕见。绿洮色泽青蓝,称“鸭头绿”,“鹦哥绿”等,其中如有黑色水纹者,被视为上品。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天然石块,而是用绢袋放入流经绛州的汾河水中,约一年之后绢袋就装满细沙泥,用这种泥烧制成砚,坚固耐用,发墨细腻,并能长久贮墨贮水。四砚均是中国传统优质砚台之最佳者,故称“四大名砚”。其中端砚历史最悠久,石品尤佳,世称“群砚之首”。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