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教育如何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张俊英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美术教育被推到了重要的地位。美术作品的学习包括对人文精神的重要传承,但是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认识远远不够,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技法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素养作为美术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尊重美术作品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培养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课程。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教育;教学策略
美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人文素养的教育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进行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促使学生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实际生活,主动地去体验生活,锻炼学生形成好的性格,让学生在欣赏美术的过程中平静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
一、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美术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美术是对学生进行视觉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美术课程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美术学科的发展并不是单一存在的,需要和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联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美术课程成为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操。因此,美术课程的学习需要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相互结合。初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人文素养的形成也在初级阶段,如果教师直接对学生讲解什么是人文价值观念,学生会比较难理解,教师需要在美术课程上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表达,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来领会人文价值观念的传承。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最后的晚餐》这幅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然后通过《最后的晚餐》来为学生引进一些经典的故事,引入西方的人文素养文化,在提升学生绘画能力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
在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之下,学生对于美术这类辅助性的学科不够重视,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和教师一致认为美术课程就是教会学生画画,如果孩子在长大之后不是朝着美术专業的方向发展就没有必要学习美术课程,学生学习这一类课程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学习一些文化课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其实,教师忽视了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内在的联系,任何课程之间都是互相融会贯通的,美术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学生进行文学方面的教育,以及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在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有耐心和良好的学习心态。因此,在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态和人文素养。当学生在美术学习产生困难的时候,首先学生要做到的是不能够急躁,平静自己的心态,仔细地进行观察和思考,这和学生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突出人文教学
教师对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美术课程的学习除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脚步主动学习之外,也离不开学生先天的美术学习能力、视觉的观察能力、对于周围事物美的敏感程度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尽可能的在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需要充分地挖掘美术课程中关于人文素养教学的相关内容,在给学生讲解完学生需要了解的美术知识之后,拓展学生专业的美术素养,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美术课程,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幽默、夸张的手法来为学生讲解卡通形象的设计,然后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来进行创新设计,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来提高设计能力。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另外,教师在学生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间接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
(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的时候要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在发散和想象的过程中对美术知识进行把握,而人文素养的学习也需要创新思维方式。因此,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思维也是文化课程的必然要求。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学生对于美术课上教师所讲述的景物也能够恰当地进行理解,激发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畅想和体会美好的事物,通过学生的欢声笑语来展现出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这也是人文素质教养中最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如果想让学生了解花卉纹样,就需要采用形象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对于花卉纹样的理解,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潜能。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见过哪些漂亮的花卉,学生通过回忆外加拓展自己的思维把自己认为的美丽花卉设计成纹样。
(三)深入挖掘教材培养人文素养
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包含很多的方面。但是,如果要想让学生在每个方面都能够涉及到也不太可能,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时候要有所侧重。教师可以在每一节美术课程开始之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来欣赏名家的作品,让学生对一件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学生也可以在鉴赏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理解美术作品,在多元文化信息的引导之下去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使学生的审美情操受到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笔墨千秋”这一课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画的发展,通过对学生进行国画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视觉中的红屋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從文化的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反映的是文化发展的特点,包含着文化发展的烙印,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欣赏和人文素养。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理解人文素养。
(四)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教师掌握课堂的全局,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组织等都是以教师自身的思维习惯为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可以首先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知识框架结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美术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绘画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画风。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小产品,巧创意”这一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椅子的设计入手,在给学生讲新课部分之前让班级举办一场小小的椅子展,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提供自己在市场上或网络上相对比较中意的椅子图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之间互相碰撞激发自己创新学习的灵感,然后,自己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椅子模型。在练习展示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椅子模型,学生之间会进行互相的对比学习,发现自己椅子模型的不足,更好地制作自己的椅子模型,了解椅子的整体结构,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能力。
(五)教学评价注重人文素养
传统的教学评价,虽然能够检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并不能够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学校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够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层面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作品的学习来发散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完书本上的美术知识之后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因此,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加关注,在学生进步的时候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例如:在美术课程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对于“感情”这一体系的表达,这个时候有的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有些学生会联想到和同学之间的感情,还有的学生会描绘大自然的美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不同事物的描绘来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情感进行鼓励,展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深入地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的含义,让学生对于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潜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美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洪成.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09):14.
[2]侯倍楷.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8,(04):153.
[3]吕品品.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04):157.
[4]杜立成.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华少年,2018,(05):95.
作者单位:
象山县爵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