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潘聪

    摘 ?要: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民办高校逐渐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逐渐意识到科研在内涵提升中的作用,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多,但部分民办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经验且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出现一些突出问题。为此,本文从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民办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特点提出一些改善性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建议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民办高校逐渐意识到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重视科研,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同时也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科研经费也日益增多;同时,因民办高校评估、升格的需要,科研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

    民办高校因自身办学经费来源的特殊性,有别于公立高校办学经费多数来自财政拨款,民办高校几乎所有的办学开支主要来自行政性收费,其运作遵循自负盈亏的原则,因此,办学初期对科研不够重视,对科研投入不多,随着国家政策和自身办学的需要,科研经费已成为民办高校资金来源的一部分,科研经费管理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日渐突出,而部分民办高校由于长期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1 ?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

    科研工作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起步较迟,发展历史较短,因此从管理到成果获得方面都显得较为薄弱。许多民办高校还没有重视科研工作,还没有意识到科研是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内涵的重要途径,没有将科研经费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范畴,没有制定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办法,没有设置科研部门及财务部门没有专人负责,科研经费的启动、报销等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不顺畅,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科研经费管理责权不明确

    因民办高校为了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的问题,尽量做到精兵简政,对于科研管理虽然表面形式上是成立了科研部门,但是人员配套跟不上,一般只有一两个人在负责,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从科研项目申请、立项到经费到账、中期检查以及结题、报销等经费的整个过程,科研部门与财务处缺乏有效沟通、协调不足,信息反馈不及时,势必在经费管理、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责权不清,模棱两可的地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出现了互相推诿的现象。

    (3)科研经费监管体系不完善

    因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最直接的就是导致经费使用存在浪费,经费报销存在随意或不规范的结果,许多课题人员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经过预算,即便预算也只是巧立名目地大预算,不符合课题研究的需要;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将科研经费用于旅游、私人消费和与课题研究无关的活动,或者违反有关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等行为;报销过程中对科研经费监督审计不够,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在经费报销过程中对票据的认定存在很大的灵活性,许多报销票据名不符实等,甚至张冠李戴,巧立名目套取现金。加之民办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缺乏有效地监控,领导的主观臆断过强导致经费管理不规范。

    2 ?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的因素分析

    (1)对科研重视不足,导致科研经费配套不到位

    民办高校大多数以教学型为主,教师多半比较年轻,对于参与科研的兴趣不高,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民办高校自身性质和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所致,从董事会到领导层面都不太重视科研,更不愿意在科研上投入过多经费,因此容易导致教师申请获得的项目得不到实质性的学校的经费配套,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所取得的效果,众多项目申请时所写的学校的经费配套的比例得不到落实,最终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前提,民办高校由于不重视科研,导致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科研经费的大量浪费。由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宽松无序,很多项目经费完全由科研项目组支配,不仅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调控,更产生了许多经费的串用、挪用和乱用现象,导致经费浪费。财务部门不按照经费来源对不同项目单独建账或分类设账,将同一项目负责人的不同渠道、不同项目周期的项目经费打包处理,或者对不同经费来源的科研项目采用一样的管理办法,造成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混乱,无法监控各个项目的财务进展情况。

    (3)缺乏既懂财会知识又懂科研管理的专门人员负责

    科研项目种类较多,经费来源较为多渠道,科研项目层次也比较多,有纵向和横向课题,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院级等多层次,经费的来源因此会比较复杂,由于经费的多元化势必对财会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和经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对财务方面的业务熟悉,还必须对国家科技政策、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财经制度等相关知识十分了解,是一个既懂得财会知识又懂得科研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人员流动性较大,部门岗位频繁换人,导致无法固定一个专门的人从事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多半都是兼职的,这样的现状势必导致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

    3 ?民办高校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一些不合理现象,笔者认为作为高校财务部门或科研部门都需要认真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相关科研相关管理文件和经费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建立起科学、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灵活协调的民办高校特色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职能部门

    制度健全了就不会有漏洞可钻,管理也必然更加有章可循。当前民办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制度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一个过程。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经费报销制度》等文件性的东西来约束和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及报销行为,同时采取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同步执行,加强对科研过程的监督规范,对弄虚作假、随意截留项目经费的违法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惩,努力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经费的使用落到实处,项目研究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项目经费管理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明确项目结题时间和结余经费分配比例和奖励办法,通过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健全和完善,使科研、财务及科研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采取项目经费的合同式管理,加强经费使用过程的监控

    科研采取项目工程化的管理模式,制定项目经费预算控制卡,将每一个科研项目进行编号建档,以项目的形式实行动态管理,和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合同书,并要求项目负责人定期上交项目经费使用卡,财务或科研部门对每个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控;同时为了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并合理使用,学校应组织监察、审计、财务、科研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科研经费使用违反管理规定,滥用、盗用、挪用等违纪问题的发生。

    (3)增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健全诚信体系

    财务部门或科研管理部分应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公示制度,通过文件发布、网络公开等形式渠道向全校公开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防止内部人交易、暗箱操作、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建立起科研经费使用诚信档案和信用管理机制,完善学术道德体系,将在科研过程中经费使用的欺诈行为纳入绩效评价或职称评定指标内,推行"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现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者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发挥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和科研团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从而达到科研经费的管理公开透明、清正廉洁。

    参考文献:

    [1]张波.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的财务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喻涛.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1(06) .

    [3]刘军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N].中国经济时报,2013-10-31.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2009(1).

    [5]李小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0(15).

    [6]王正勇,祝慧洁,边丽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恒大援建贵州创精准扶贫样本

    2016年2月27日,恒大集团结对帮扶贵州省大方县首批援建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在毕节市大方县举行。恒大首批援建大方县的40项重点工程总投资1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